|
板凳

樓主 |
發表於 2016-1-27 21:08:12
|
只看該作者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七)
《讚:天廚供》
梁皇寶懺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七
讚
天廚供。純陀最後來。饑飡麻麥充皮袋。仙人又送齋食在。雙雙牧女獻香糜。四天王捧鉢。遙望靈山拜。
南無普供養菩薩摩訶薩 三稱
恭聞
七佛世尊。作證明懺摩之主。七喩妙典入菩提解脱之門。富有七珍法財。具足七菩提分。旃檀林以旃檀圍繞。師子王作師子嚬呻。無願不從有求皆應。仰慈雲而廣布。同水月以含容。稽首於前證明懺法。上來奉為求懺某等。啓建 慈悲道場懺法。茲當第七卷。入檀縁起。檀信轉加慇重。緇流如法修持。幡旛彩像以莊嚴。花果香燈而間列。精誠供養。百拜虔恭。切念求懺某等。多生父母。累刦冤親。在七趣之沈淪。故無惡而不造。縱七情之妄想。乃靡所而不為。起七慢之高山。欺賢罔聖。造七漏之煩惱。背覺合塵。七聚毗尼而失守。七遮逆罪以難逃。想應多刦。未經懺悔。今生慶幸。得遇佛乘。發露向諸佛像前。滌罪於大圓鏡裹。命我現前衆等。披閲懺悔靈文。縁起有涯。悲心無極。望佛哀怜。冥熏加被。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
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入懺
啓運慈悲道場懺法
一心歸命三世諸佛
南無過去毗婆尸佛
南無尸棄佛
南無毗浮佛
南無拘留孫佛
南無拘那含牟尼佛
南無迦葉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當來彌勒尊佛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七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夫至德渺漠。本無言無說。然言者。德之詮。道之逕。說者理之階。聖之導。所以藉言而顯理。顯理故非言。理由言彰。言不越理。雖言理兩乖。善惡殊絕。然影響相符。未曾差濫。在於初學。要因言以會道。至於無學。乃合理而忘言。自惟凡愚。惛惑障重。於諸法門未能捨言。今識麤故。不盡其妙。見淺故。不臻其極。然言之且易。行之實難。唯聖與聖。乃得備舉。今有難言。自不能正。云何正他。爾自三業穢濁。云何勸人清淨。自不清淨。欲使他清淨。無有是處。既不堅固。何以勸人。今言行空說。便成惱他。他既生惱。何不且止。反覆尋省。寧不自愧。余是善知識。故發此言。於是整理衣服。斂容無對。今聞善知識此辭。心情慚恧。自知深過。不敢欺誷聖人。隱覆其失。今欲毀之。恐脫有人因此增福。適欲存之。復恐有人由斯生謗。進退迴遑。不知所措。且立懺法。心既是善。善法無礙。但應努力。不得計此。今唯憑世間大慈悲父。覆護攝受。既有其言。不容毀滅。正當慚愧。大眾願無觸惱。若微與理合。相與因此懺法。改往修來。為善知識。如其不會眾心。願布施歡喜。不成惡知識。猶為菩提眷屬。
自慶第十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從歸依以來。知至德可憑。斷疑懺悔。則罪惑俱遣。續以發心。勸獎兼行。怨結已解。逍遙無礙。豈得不人人踊躍歡喜。所應自慶。今宣其意。經云八難。一者地獄。二者餓鬼。三者畜生。四者邊地。五者長壽天。六者雖得人身。癃殘百疾。七者生邪見家。八者生於佛前。或生佛後。有此八難。所以眾生輪迴生死。不得出離。我等相與生在如來像法之中。雖不值佛。而慶事猶多。凡難之為語。罪在於心。若心生疑。非難成難。心若無疑。是難非難。何以知之。第八難云。生在佛前。或在佛後。是名為難。而城東老母。與佛同生。一世共佛。俱在一處。而不見佛。故知心疑是難。未必異世。皆云是難。波旬懷惡。生陷地獄。龍聞說法。便得悟道。當知不必在於人天。便言非難。心苟不善。稟報不殊。六天之貴。墜在地獄。畜生之賤。超登道場。是則心邪故。輕難成重。心正故。重難無礙。今日道場。同業大眾。以心礙故。觸向成難。心能正者。則難非難。舉此一條。在處可從。故知佛前佛後。無非正法。邊地畜生。莫非道處。今若正心。則無復八難。如其疑惑。則難成無量。如是自慶。事實不少。大眾日用。不知其功。今略陳管見。示自慶之端。若知自慶。則復應須修出世心。何者自慶。佛言。地獄難免。相與已得。免離此苦。是一自慶。餓鬼難脫。相與已得。遠離痛切。是二自慶。畜生難捨。相與已得。不受其報。是三自慶。生在邊地。不知仁義。相與已得。共住中國。道法流行。親承妙旨。是四自慶。生長壽天。不知植福。相與已得。復樹良因。是五自慶。人身難得。一失不返。相與已得。各獲人身。是六自慶。六根不具。不預善根。相與已得清淨。向深法門。是七自慶。世智辯聰。反成為難。相與一心歸憑正法。是八自慶。佛前佛後。復謂為難。或云面不覩佛。又為大難。相與已能發大善願。於未來世。誓拔眾生。不以不覩如來為難。但一見色像。一聞正法。自同在昔。鹿苑初唱。事貴滅罪。生人福業。不以不見佛故。稱之為難。佛言。見佛為難。相與已得。瞻對尊像。是九自慶。佛言。聞法復難。相與已得。餐服甘露。是十自慶。佛言。出家為難。相與已得。辭親割愛。歸向入道。是十一自慶。佛言。自利者易。利他為難。相與今日。一瞻一禮。普為回向。十方一切。是十二自慶。佛言。捍勞忍苦為難。相與今日。各自翹勤。為善不懈。是十三自慶。佛言。讀誦為難。我今時得披覽經典。是十四自慶。坐禪為難。而今見有息心定意者。是十五自慶。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如是自慶。事多無量。非復弱辭。所能宣盡。凡人處世。苦多樂少。一欣一喜。尚不可諧。況今相與。有多無礙。得此無礙。皆是十方三寶威力。宜各至心。懷憶此恩。等一痛切。五體投地。奉為國王帝主。土境人民。父母師長。上中下座。信施檀越。善惡知識。諸天諸仙。護世四王。聰明正直。天地虛空。主善罰惡。守護持呪。五方龍王。龍神八部。諸大魔王。五帝大魔。一切魔王。閻羅王。泰山府君。五道大神。十八獄主。并諸官屬。廣及三界六道。無窮無盡。含情抱識。有佛性者。至誠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心。同加攝受。以不可思議神力。覆護拯接。令諸天諸仙。一切神王。廣及三界六道。一切眾生。從今日去。越生死海。到於彼岸。行願早圓。俱登十地。入金剛心。成等正覺。
警緣三寶第十一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宜復人人。緣念三寶。何以故爾。若使不知三寶。云何得起慈心。愍念眾生。若使不知三寶。云何得起悲心。救攝一切。若使不知三寶。云何得起平等心。怨親同觀。若使不知三寶。云何能得妙智。證無上道。若使不知三寶。云何明了二空。真實無相。佛言。人身難得。今已得。信心難生。今已生。我等今者。歸憑三寶。而眼不見地獄餓鬼。拔如吐火之色。耳不聞地獄餓鬼。苦楚熱惱之聲。鼻不聞地獄餓鬼。剝裂膿血之氣。舌不嘗臭穢腐敗之味。身不觸鑊湯爐炭寒冰之苦。意常得知佛為無上慈悲之父。作大醫王。知一切法。為諸眾生病之良藥。知諸賢聖。為一切眾生看病之母。意常警緣三寶護世。有識念處。我常得知。我等今日。雖不值佛。生在末法。具有信心。六根清淨。無諸衰惱。優遊適性。往來無礙。此之勝報。莫非宿緣。三寶恩力。又令今世發菩提心。諸如此益。非可具說。豈得不人人報恩供養。今日道場。同業大眾。一切功德。供養中最。故經說言。惟念過去世。供養為輕微。蒙報歷遐刦。餘福值世尊。又經言。設欲報者。起塔精舍。燈燭旛蓋。香華茵褥。種種供養。將來之世。自受其福。雖是供養。非報佛恩。欲報佛恩。唯發菩提心。立四弘誓。造無量緣。莊嚴身相。修淨土行。是為智者。知恩報恩。今日道場。同業大眾。諸佛慈悲。恩不可報。菩薩摩訶薩。碎身猶不能報萬分之一。況我凡夫而能報者。眾等唯當依經所說。利人為上。各各至心。五體投地。普為十方。無窮無盡。四生眾生。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德寶佛
南無應名稱佛
南無華身佛
南無大音聲佛
南無辯才讚佛
南無金剛珠佛
南無無量壽佛
南無珠莊嚴佛
南無大王佛
南無德高行佛
南無高名佛
南無百光佛
南無喜悅佛
南無龍步佛
南無意願佛
南無寶月佛
南無滅已佛
南無喜王佛
南無調御佛
南無喜自在佛
南無寶髻佛
南無離畏佛
南無寶藏佛
南無月面佛
南無淨名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覆護衆生力。大方便力。不思議力。令修懺衆等。普及法界。一切有情。願生生世世。在在處處。常聞三寶之名。常瞻三寶之相。常蒙三寶光明。照曜身心。常蒙三寶慈悲。覆護身心。常獲三寶神力。拔濟身心。常獲三寶智慧。開悟身心。悟無生忍。證真實相。又願生生世世。在在處處。常知三寶之因。常念三寶之徳。常稱讚三寶。常恭敬三寶。常供養三寶。常修建三寶。常護持三寶。常相續三寶。以此警縁三寶。知恩報恩。人人各獲六根清淨。五眼圓明。四無量心。四無礙智。應念現前。六神通力。六波羅蜜。隨心自在。盡未來際。饒益有情。行願圓成。倶登正覺。
懺主謝大衆第十二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已能。生堅固信。發菩提心。誓不退還。此是不可思議志力。此心此志。諸佛稱歎。今日唯深隨喜。願未來世。復得遭遇。捨身受身。願不相離。至於菩提。永為法親。慈悲眷屬。今建此法。便成叨靦。智無其解。身乖其行。輕發此意。實足驚於視聽。然人微事重。冰炭交心。若不資籍強因。而無以獲勝妙之果。誠知謬造。心不忘善。冀蒙念力。同為慈親。仰屈大眾。降德道場。時運不留。忽爾垂邁。緣行所牽。勝會難期。當自課勵。兼以利人。卓然排羣。莫追後悔。法音經耳。功報彌刦。一念之善。永得資身。一向一志。無願不獲。相與人人。各各至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威德寂滅佛
南無受相佛
南無多天佛
南無須燄摩佛
南無天威佛
南無寶眾佛
南無寶步佛
南無師子分佛
南無極高行佛
南無人王佛
南無善意佛
南無世明佛
南無寶威德佛
南無德乘佛
南無覺想佛
南無喜莊嚴佛
南無香濟佛
南無香像佛
南無眾燄佛
南無慈相佛
南無妙香佛
南無堅鎧佛
南無威德猛佛
南無珠鎧佛
南無仁賢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此道場。同業大衆。廣及法界。一切有情。同一菩提心。同一菩提願。願從今日。盡未來際。生生世世。常為三寶眷屬。同為智慧法親。同為慈悲骨肉。同處修因。同處證果。音響相應。形影相隨。莊嚴淨土。歴事諸佛。同行同到。救護世界。接引衆生。同力同作。法身本無二體。行願亦同一致。三身四智。同得圓成。八解六通。同一自在。饒益將來。同登正覺。
總發大願第十三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又以今日。懺悔發心。功德因緣。願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天主。一切諸天。各及眷屬。又願仙主。一切真仙。各及眷屬。又願梵王帝釋。護世四王。神王神將。各及眷屬。又願聰明正直。天地虛空。主善罰惡。守護持呪。一切神王。一切神將。各及眷屬。又願妙化龍王。頭化提龍王。五方龍王。龍神八部。八部神王。一切神將。各及眷屬。又願阿修羅王。一切神王。一切神將。各及眷屬。又願人道。一切人王。臣民將帥。各及眷屬。又願十方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各及眷屬。又願閻羅王。泰山府君。五道大神。十八獄王。一切神王。一切神將。各及眷屬。又願地獄道一切眾生。餓鬼道一切眾生。畜生道一切眾生。各及眷屬。又願十方盡虛空界。窮未來際。若大若小。一切眾生。各及眷屬。又願若後流眾生。異願界者。皆悉令入大願海中。各各具足功德智慧。如是三界內三界內外。無窮無盡。一切眾生。名色所攝。有佛性者。某等今日。仰承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大慈悲力。諸大菩薩。一切賢聖。本誓願力。無量無盡。智慧力。無量無盡。功德力。自在神通力。覆護眾生力。安慰眾生力。盡諸天諸仙漏力。攝化一切善神力。救拔地獄眾生力。濟度一切餓鬼力。免脫一切畜生力。令諸眾生。得如所願。某等今日。又承慈悲道場力。歸依三寶力。斷疑生信力。懺悔發心力。解怨釋結力。自慶歡喜力。踴躍至心力。發願回向善根力。令諸眾生。得如所願。某等今日。又承七佛大慈心力。十方諸佛大悲心力。三十五佛滅煩惱力。五十三佛降伏魔力。百七十佛度眾生力。千佛攝受眾生力。十二菩薩覆護眾生力。無邊身觀世音流通懺力。願令十方三界六道。窮未來際。一切眾生。若大若小。若升若降。名色所攝。有佛性者。從今懺悔之後。在所生處。各得諸佛諸大菩薩。廣大智慧。不可思議。無量自在神力身。六度身正向菩提。四攝身不捨一切。大悲身拔一切苦。大慈身與一切樂。功德身饒益一切。智慧身說法無窮。金剛身物不能壞。淨法身遠離生死。方便身現自在力。菩提身隨一切時成三菩提。願四生六道。一切眾生。皆悉具足。如是等身。具足成就。諸佛無上大智慧身。又願十方。一切眾生。從今日去。在所生處。各得諸佛菩薩。不可思議功德之口。柔輭口。安樂一切。甘露口。清涼一切。不虛口。說真實法。如實轉口。乃至夢中無有虛言。尊重口。釋梵四王恭敬尊重。甚深口。顯示法性。堅固口。說不退法。正直口。具足辯才。莊嚴口。隨時隨業。普皆示現。一切智口。隨其所應。度脫一切。願四生六道。一切眾生。皆悉具足。諸佛菩薩。清淨口業。又願十方。一切眾生。從今日去。在所生處。各得諸佛菩薩。不可思議。大智慧心。常有厭離煩惱心。猛利心。堅強心。金剛心。不退心。清淨心。明了心。求善心。莊嚴心。廣大心。有大智慧力。有所聞法。即自開解。慈心向人。斷諸怨結。住於羞恥。常懷慚愧。不計吾我。同善知識。見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之人。咸生歡喜。怨親一觀。心無憍慢。不說他人。善惡長短。不傳彼此。和合分離。所言柔輭。不出惡辭。歎佛功德。樂學深經。愛護眾生。如己無異。見有作福。不行誹謗。慈心和合猶如聖眾。同諸菩薩。成等正覺。
奉為天道禮佛第十四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諸天諸仙。一切善神。於諸眾生。有無量不可思議恩德。願諸眾生。長保安樂。慇懃守護。唯善是從。何以知然。佛敕
提頭賴吒四天王。慈心擁護受持經。令聞慈悲名號者。猶如天子法臣護。
又勑龍王伊鉢羅。慈心擁護受持經。如護眼目愛己子。晝夜六時不遠離。
又勑閻婆羅剎子。無數毒龍及龍女。慈心擁護持經者。如愛頂腦不敢觸。
又勑毗留勒迦王。慈心擁護持經者。如母愛子心無厭。晝夜擁護行住俱。
又勑難陀跋難陀。娑伽羅王優波陀。慈心擁護持經者。恭敬供養接足禮。
猶如諸天奉帝釋。亦如孝子敬父母。慈悲道場施安樂。教諸眾生結法親。
後生佛前入三昧。畢竟當得不退轉。若聞諸佛名號者。又聞無邊觀世音。
銷除三障無諸惡。五眼具足成菩提。諸天神王念一切。恆加勸獎助威神。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諸天神王。有如此恩德。覆護眾生。而諸眾生。未曾發心。念報恩德。古人尚能感一餐之惠。遂捨命亡身。而況諸天善神。八部神將。將於諸眾生。有此恩德。此恩此德。功無邊際。我等今日。懺悔發心。皆是天王
。密加神力。獎助行人。使心成就。若不加助。如是等心早應退沒。所以菩薩摩訶薩。每歎善知識者。是大因緣。能令我等。登踐道場。若無善知識。云何令我得見諸佛。投身不足報洪慈。殞命不足報深澤。菩薩摩訶薩。尚致此言。況降斯以下。而無報答。大眾今日。既未能投骸殞命。則應且行勤勞。亦是報恩之漸。相與各宜增到運心。知恩報恩。不可隨流。自反無方。如前自慶。重遇為難。難得今果。復欲何待。失此一會。知更何趣。唯當勇猛。忘身為物。事成有敗。如春有冬。時不待人。命焉得久。念此一別。相見未期。各自努力。等一痛切。五體投地。奉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天主。一切諸天。各及眷屬。歸命敬禮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善逝月佛
南無梵自在王佛
南無師子月佛
南無福威德佛
南無正生佛
南無無勝佛
南無日觀佛
南無寶名佛
南無大精進佛
南無山光王佛
南無施明佛
南無電德佛
南無德聚王佛
南無供養名佛
南無法讚佛
南無寶語佛
南無救命佛
南無善戒佛
南無善眾佛
南無定意佛
南無喜勝王佛
南無師子光佛
南無破有闇佛
南無照明佛
南無上名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命。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攝受。願十方盡空法界。一切天主。一切諸天。各及眷屬。平等空慧。恆得現前。智力方便。開無漏道。十地行願。各得増明。六度修心。四等廣被。行菩薩道。入佛行處。四弘誓願。不捨衆生。辯才不斷。樂説無窮。善權接化。利益四生。倶登法雲。證常住果。
奉為諸仙禮佛第十五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人各至心。等一痛切。五體投地。奉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仙主。一切真仙。各及眷屬。歸命敬禮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利慧王佛
南無珠月光佛
南無威光王佛
南無不破論佛
南無光明王佛
南無珠輪佛
南無世師佛
南無吉手佛
南無善月佛
南無寶燄佛
南無羅睺守佛
南無樂菩提佛
南無等光佛
南無至寂滅佛
南無世最妙佛
南無無憂佛
南無十勢力佛
南無喜力王佛
南無德勢力佛
南無德勢佛
南無大勢力佛
南無功德藏佛
南無真行佛
南無上安佛
南無提沙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命。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攝受。願諸仙主。一切真仙。各及眷屬。解脫客塵。清淨緣障。妙色湛然。等佛身相。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得現前。四無礙智。六神通力。如意自在。出入遊戲。菩薩境界。等法雲地。入金剛心。以不思議力。還接六道。
奉為梵王等禮佛第十六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重復至誠。五體投地。奉為梵王帝釋。護世四王。各及眷屬。歸命敬禮。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光佛
南無電明佛
南無廣德佛
南無珍寶佛
南無福德明佛
南無造鎧佛
南無成手佛
南無善華佛
南無集寶佛
南無大海佛
南無持地德佛
南無義意猛佛
南無善思惟佛
南無德輪佛
南無寶光佛
南無利益佛
南無世月佛
南無美音佛
南無梵相佛
南無眾師首佛
南無師子行佛
南無難施佛
南無應供佛
南無明威德佛
南無大光王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命。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攝受。願梵王帝釋。護世四王。各及眷屬。六度四等。日夜增明。四無礙辯。樂說無盡。得八自在。具六神通。三昧總持。應念現前。慈悲普覆。十方四生。百福莊嚴。萬善圓極。三達開了。五眼具足。為法輪王。攝化六道。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七
七佛滅罪真言
離婆離婆帝。求訶求訶帝。陀羅尼帝。尼訶囉帝。毗黎你帝。摩訶伽帝。真陵乾帝。莎婆訶。
補闕真言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佉囉佉囉。俱住俱住。摩囉摩囉。虎囉。吽。賀賀。蘇怛拏。吽。潑抹拏。娑婆訶。
讚
逍遙無礙。自慶當陳。警縁三寶是真因。相與意諄諄。普禮慈尊。奉報上天恩。
南無遠行地菩薩摩訶薩 三稱
出懺
七佛慈仁。皈依者。不墮十八之地獄。七聚淨戒。受持者。更生化樂之天宮。惟願慈悲。證明丹悃。救七聚之異類。坐七寶之華臺。願垂無極之大悲。俯察有情之微懇。上來奉為求懺某等。修崇 慈悲道場懺法。今當第七卷。功課圓滿。我諸衆等。入懺出懺。念茲在茲。燈然慧炬。供獻純陀。金爐騰藹藹之祥雲。玉燭吐煌煌之瑞氣。鐘磬嚮鏗鏘之法韻。花果陳上品之嘉珍。供獻蘋蘩。花呈薝蔔。供養巍巍之善逝。宣揚句句之伽陀。唱落落之玄音。讚雄雄之聖徳。入默默之禪思。集種種之妙行。先伸回向佛菩提。十聖三賢同證鑑。然後普資於沙界。四恩三有盡沾恩。出生功徳。今為求懺某等。淨諸業障。獲大吉祥。伏願。七漏盡而七覺花開。性天朗耀。七戒淨而七遮清淨。苦海波澄。摧七慢之高山。了七情之妄想。獲七財之法藏。度七趣之有情。化劍樹為七寶之香林。變業地作七珍之聖域。餘業果以難逃。屈衆慈而懺悔。
讚
梁皇懺。七卷功徳力。願滅信人/亡者七之罪。親證菩薩遠行地。懺文擧處罪花飛。解了冤。懺了罪。消災増福慧。/脱苦生忉利。龍華三會願相逢。彌勒佛前親受記。
南無龍華會菩薩摩訶薩 三稱
宣「疏」遶佛 擧讚
梁皇懺。七卷已全周。回向四恩并三有。拜懺某等増福壽。願將法水洗愆尤。/惟願亡靈往西遊。遠行地菩薩。惟願哀納受。
南無登雲路菩薩摩訶薩 三稱
三皈依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回向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八)
《讚:世間寶》
讚
世間寶。歷代古今傳。珊瑚琥珀銀絲線。硨磲瑪瑙連珠串。給孤長者捨祇園。金輪王說法。永鎮龍宮殿。
南無普供養菩薩摩訶薩三稱
恭聞
諸佛世尊。現八相之成道。如月懸於太虛。善逝如來。示八種之化儀。似雨沾於沙界。四生七趣盡生天。八部龍神咸恭敬。八萬大士。悉助宣揚。八大菩薩。皆恆衛護。八時得八吉祥。八解具八功德。神機妙用。普應羣情。惟願垂慈。證明佛事。上來奉爲求懺某等。啓建慈悲道場懺法。茲當第八卷。入壇緣起。如法修持。檀信轉加精進。緇流如法熏修。爐焚戒定慧香。瓶插曼陀羅花。燈然玉樹。果獻金盤。投誠百拜於金容。懇切一心於寶地。陳露多生之罪垢。銷除累世之愆尤。切念求懺某等。自從有識。以至今生。背八正而向八邪。引起參天荊棘。循八貪而迷八解。橫生徧界空花。爲八識之所緣。隨八風之所轉。嗟八垢之易染。恐八難以難逃。今則悔過無門。捫心有愧。修片善於一乘教內。抱寸誠於諸佛像前。仍發露於罪愆。乃披誠而悔過。應念如斯。情當合釋。恭叩洪慈。冥熏加被。
刹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
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
入懺
啓運慈悲道場懺法
一心歸命三世諸佛。
南無過去毗婆尸佛
南無尸棄佛
南無毗舍浮佛
南無拘留孫佛
南無拘那含牟尼佛
南無迦葉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當來彌勒尊佛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八
奉爲阿修羅道一切善神禮佛第十七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重復至誠。五體投地。奉爲十方。盡虛空界。一切阿修羅王。一切阿修羅。各及眷屬。又奉爲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聰明正直。天地虛空。主善罰惡。守護持呪。八部神王。八部神將。乃至若內若外。若近若遠。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徧空法界。有大神足力。有大威德力。如是十方八部神王。八部神將。各及眷屬。歸命敬禮。一切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寶名佛
南無衆清淨佛
南無無邊名佛
南無不虛光佛
南無聖天佛
南無智王佛
南無金剛衆佛
南無善障佛
南無建慈佛
南無華國佛
南無法意佛
南無風行佛
南無善思名佛
南無多明佛
南無密衆佛
南無功德守佛
南無利意佛
南無無懼佛
南無堅觀佛
南無住法佛
南無珠足佛
南無解脫德佛
南無妙身佛
南無善意佛
南無普德佛
南無光王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命。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覆護。願阿修羅王。一切阿修羅。各及眷屬。又願聰明正直。天地虛空。主善罰惡。守護持呪。八部神王。八部神將。各及眷屬。解脫客塵。清淨緣障。發起大乘。修無礙道。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得現前。四辯六通。如意自在。恆以慈悲。救護衆生。行菩薩道。入佛智慧。度金剛心。成等正覺。
奉爲龍王禮佛第十八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重復至誠。五體投地。奉爲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不思議龍王。妙化龍王。頭化提龍王。五方龍王。天龍王。地龍王。山龍王。海龍王。日宮龍王。月宮龍王。星宮龍王。歲時龍王。青海龍王。護形命龍王。護衆生龍王。乃至十方。若內若外。若近若遠。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徧空法界。有大神足力。有大威德力。如是一切龍王。一切龍神。各及眷屬。歸命敬禮。一切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妙智佛
南無梵財佛
南無實音佛
南無正智佛
南無力得佛
南無師子意佛
南無華相佛
南無智積佛
南無華齒佛
南無功德藏佛
南無明寶佛
南無希有名佛
南無上戒佛
南無無畏佛
南無日明佛
南無梵壽佛
南無一切天佛
南無樂智佛
南無寶天佛
南無珠藏佛
南無德流布佛
南無智王佛
南無無縛佛
南無堅法佛
南無天德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命。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覆護。願諸龍王。各及眷屬。增暉光明。神力自在。以無相解。斷除緣障。永離惡趣。常生淨土。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得現前。四無礙辯。六神通力。隨心自在。以慈悲心。拯接一切。妙行莊嚴。過法雲地。入金剛心。成等正覺。
奉爲魔王禮佛第十九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重復至誠。五體投地。奉爲大魔王。五帝大魔。乃至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盡虛空界。一切魔王。各及眷屬。歸命敬禮。一切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梵牟尼佛
南無安庠行佛
南無勤精進佛
南無燄肩佛
南無大威德佛
南無薝蔔華佛
南無歡喜佛
南無善衆佛
南無帝幢佛
南無大愛佛
南無須蔓色佛
南無衆妙佛
南無可樂佛
南無善定義佛
南無牛王佛
南無妙臂佛
南無大車佛
南無滿願佛
南無德光佛
南無寶音佛
南無金剛軍佛
南無富貴佛
南無勢力行佛
南無師子力佛
南無淨目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命。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覆護。願大魔王。五帝大魔。一切魔王。各及眷屬。無始以來。至於今日。一切緣障。皆得清淨。一切罪業。皆得銷滅。一切衆苦。皆得解脫。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得現前。四無礙智。六神通力。如意自在。行菩薩道。不休不息。先度衆生。然後作佛。
奉爲國王人道禮佛第二十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相與已得。奉爲諸天諸仙。龍神八部。禮佛竟。次應奉爲人道。一切人王。禮佛報恩。又爲父母師長。一切人民。何以故爾。若無國王。一切衆生。無所依附。由有王故。一切得住。行國王地。飲國王水。諸餘利益。不可具說。大衆宜各起報恩心。經言。若能一日一夜。六時忍苦。爲欲利益。奉報恩者。應當發起如是等心。習行慈悲。以是願力。念報國王。覆幬之恩。念報施主。供養之恩。念報父母。養育之恩。念報師長。訓誨之恩。念報如來。濟度之恩。若能至心。常念不絕者。如是等人。得入道疾。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諸佛大聖。慈恩開誘。慇懃如此。令知恩報恩。我等今日。既仰賴國王。於末世中。興顯佛法。種種供養。不惜財寶。率土臣民。望風歸附。又令出家之人。安心向道。行住坐臥。初無留難。凡百不預。唯獎以善。皆願我等。速出生死。闡無量法門。開人天正路。而國王有如此恩德。豈得不人人禮佛奉報。相與至心。等一痛切。奉爲國王。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迦葉佛
南無淨意佛
南無知次第佛
南無猛威德佛
南無大光明佛
南無日光曜佛
南無淨藏佛
南無分別威佛
南無無損佛
南無密日佛
南無月光佛
南無持明佛
南無善寂行佛
南無不動佛
南無大請佛
南無德法佛
南無莊嚴王佛
南無高出佛
南無燄熾佛
南無華德佛
南無寶嚴佛
南無上善佛
南無寶上佛
南無利慧佛
南無嚴土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命。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攝受。仰願當今皇帝。聖體康御。天威振遠。帝基永固。慧命無窮。慈霑無際。有識歸心。菩薩盛化。天人讚仰。四等六度。日夜增明。四無礙辯。樂說無盡。得八自在。具六神通。三昧總持。應念現前。慈悲即世。恩徧六道。萬行早圓。速登正覺。
奉爲諸王王子禮佛第二十一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重復至誠。五體投地。奉爲皇太子殿下。諸王百官。各及眷屬。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海德佛
南無梵相佛
南無月蓋佛
南無多燄佛
南無違藍王佛
南無智稱佛
南無覺想佛
南無功德光佛
南無聲流布佛
南無滿月佛
南無華光佛
南無善戒佛
南無燈王佛
南無電光佛
南無光王佛
南無光明佛
南無具足讚佛
南無華藏佛
南無弗沙佛
南無身端嚴佛
南無淨義佛
南無威猛軍佛
南無福威德佛
南無力行佛
南無羅睺天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覆護。願皇太子殿下。諸王百官。各及眷屬。身心安樂。妙算無窮。行大乘道。入佛智慧。被四弘誓。不捨一切。四等六度。常得現前。六通三達。善識根性。具二莊嚴。神力自在。行如來慈。攝化六道。
奉爲父母禮佛第二十二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次復應須思念父母。養育之恩。懷抱乳哺。愛重情深。寧自危身。安立其子。至年長大。訓以仁禮。洗掌求師。願通經義。時刻不忘。企及人流。所當供給。不吝家寶。念深慮結。有亦成病。臥不安席。常憶其子。天下恩重。世實無二。所以佛言。天下之恩。莫過父母。夫捨家人。未能得道。唯勤學業。爲善莫廢。積德不止。必能感報劬勞之恩。相與至心。等一痛切。五體投地。各自奉爲有識神以來。至於今日。經生父母。歷刦親緣。一切眷屬。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智聚佛
南無調御佛
南無如王佛
南無華相佛
南無羅睺羅佛
南無大藥佛
南無宿王佛
南無藥王佛
南無德手佛
南無得叉迦佛
南無流布王佛
南無日光佛
南無法藏佛
南無妙意佛
南無德主佛
南無金剛衆佛
南無慧頂佛
南無善住佛
南無意行佛
南無梵音佛
南無師子佛
南無雷音佛
南無通相佛
南無安隱佛
南無慧隆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攝受。願父母親緣。各及眷屬。從今日去。至於菩提。一切罪障。皆得除滅。一切衆苦。畢竟解脫。結習煩惱。永得清淨。長辭四趣。自在往生。親侍諸佛。現前受記。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不離行。四無礙智。六神通力。如意自在。得佛十力。相好嚴身。同坐道場。成等正覺。
奉爲過去父母禮佛第二十三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其中若有父母。少便孤背。難可再遇。空想悠然。既未得神通天眼。不知父母。捨報神識。更生何道。唯當競設福力。追而報恩。爲善不止。功成必致。經言。爲亡人作福。如餉遠人。若生人天。增益功德。若處三途。或在八難。永離衆苦。生若值佛。受正法教。即得超悟。七世父母。歷刦親緣。憂畏悉除。同得解脫。是爲智者至慈至孝。最上報恩。相與今日。應當悲泣。追懷懊惱。嗚呼哽慟。五體投地。奉爲過去父母。歷刦親緣。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梵王佛
南無牛王佛
南無利陀目佛
南無龍德佛
南無實相佛
南無莊嚴佛
南無不沒音佛
南無華德佛
南無音德佛
南無師子佛
南無莊嚴辭佛
南無勇智佛
南無華積佛
南無華開佛
南無力行佛
南無德積佛
南無上形色佛
南無明曜佛
南無月燈佛
南無威德王佛
南無菩提王佛
南無無盡佛
南無菩提眼佛
南無身充滿佛
南無慧國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救護拯接。願過去父母。歷刦眷屬。從今日去。至於道場。一切罪緣。皆得消殄。一切苦果。永得除滅。煩惱結業。畢竟清淨。斷三障緣。除五怖畏。行菩薩道。廣化一切。八解洗心。四弘被物。面奉慈顔。諮承妙旨。不起本處。盡諸有漏。隨念逍遙。徧諸佛土。行願早成。速登正覺。
奉爲師長禮佛第二十四
今日道場。同業大衆。相與已爲父母親緣禮佛竟。次復應念師長恩德。何以故爾。父母雖復生育我等。不能令我速離惡趣。師長於我恩德無量。大慈獎諭。恆使修善。願出生死。到於彼岸。每事利益。令得見佛。除煩惱結。永處無爲。如此至德。誰能上報。若能終身行道。止可自利。非報師恩。所以佛言。天下善知識者。莫過師長。既能自度。亦復度人。相與今日。幸得出家。受具足戒。此之重恩。從師長得。豈可不人人追念此恩。相與至心。等一痛切。五體投地。奉爲和尚阿闍黎。同壇尊證。上中下座。各及眷屬。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最上佛
南無清淨照佛
南無慧德佛
南無妙音聲佛
南無導師佛
南無無礙藏佛
南無上施佛
南無大尊佛
南無智勢佛
南無大燄佛
南無帝王佛
南無制力佛
南無威德佛
南無善明佛
南無名聞佛
南無端嚴佛
南無無塵垢佛
南無威儀佛
南無師子軍佛
南無天王佛
南無名聲佛
南無殊勝佛
南無大藏佛
南無福德光佛
南無梵聞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攝受。願和尚阿闍黎。同壇尊證。上中下座。各及眷屬。從今日去。至坐道場。一切罪障。皆得清淨。一切衆苦。悉得解脫。一切煩惱。皆得斷除。隨念往生。諸佛淨土。菩提行願。皆悉具足。財施無盡。法施無盡。福德無盡。安樂無盡。壽命無盡。智慧無盡。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得現前。四無礙智。六神通力。如意自在。住首楞嚴三昧。得金剛身。不捨本誓。還度衆生。
為十方比丘比丘尼禮佛第六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以此禮拜之次。
重復增到五體投地。普為十方盡虛空界。
現在未來一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
沙彌沙彌尼各及眷屬。
又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優婆塞優婆夷各及眷屬。又為從來信施檀越。
善惡知識有緣無緣各及眷屬。
如是人道一切人類各及眷屬。(某甲)等。今日以慈悲心。
普為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燈王佛 南無智頂佛 南無上天佛
南無地王佛 南無至解脫佛 南無金髻佛
南無羅[目*侯]日佛 南無莫能勝佛
南無牟尼淨佛 南無善光佛 南無金齊佛
南無眾德天王佛 南無法益佛
南無德臂佛 南無鴦伽陀佛 南無美妙惠佛
南無微意佛 南無諸威德佛
南無師子髮佛 南無解脫相佛 南無威相佛
南無斷流佛 南無慧藏佛
南無智聚佛 南無無礙讚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力同加覆護。
願十方盡虛空界一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各及眷屬。又願十方一切優婆塞優婆夷。各及眷屬。
又願從來信施壇越善惡知識有緣無緣各及眷屬。乃至一切人道一切人類。
無始已來至于今日。一切煩惱皆得斷除。
一切緣障皆得清淨。一切罪業皆得消滅。
一切眾苦皆得解脫。離三障業無五怖畏。
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得現前。四無礙智六神通力如意自在。
行菩薩行入一乘道。度脫無邊一切眾生。
為十方過去比丘比丘尼禮佛第七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重復至誠五體投地。
代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過去比丘比丘尼。
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過去優婆塞優婆夷。
廣及十方一切人道一切人類有命過者各及眷屬。(某甲)等今日以慈悲心。
等諸佛心同諸佛願。普為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寶聚佛 南無善高佛 南無山王相佛
南無法頂佛 南無解脫德佛
南無善端嚴佛 南無吉身佛 南無愛語佛
南無師子利佛 南無和樓那佛
南無師子法佛 南無法力佛 南無愛樂佛
南無讚不動佛 南無眾明王佛
南無覺悟眾生佛 南無妙眼佛 南無意住義佛
南無光照佛 南無香德佛
南無令喜佛 南無不虛行佛 南無滅恚佛
南無上色佛 南無善步佛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力救護拯接。
願過去一切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各及眷屬。
又願過去一切優婆塞優婆夷。各及眷屬。
若有地獄道苦今日即得解脫。
若有畜生道苦今日即得解脫。若有鬼神道苦今日即得解脫。
離八難地受八福生。永捨惡道長生淨土。
財施無盡法施無盡。福德無盡安樂無盡。
壽命無盡智慧無盡。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得現前。
四無礙智六神通力。如意自在。
常得見佛聞法。行菩薩道勇猛精進。不休不息。
乃至進修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廣能度脫一切眾生。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八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九)
《讚: 一百八》
讚
一百八。持經滿藏圖。消災延壽藥師佛。毗盧心內瑜伽部。大乘經典共彌陀。證南方龍女。直至菩提路。
南無普供養菩薩摩訶薩三遍
恭聞
道越於九天釋梵。號曰世雄。功超於九有含靈。名稱調御。或拔苦於九幽界內。或攝生於九品蓮台。九次第定。一念能超。九界色身。隨緣示現。光含法界。道越羣生。願垂萬行之莊嚴。鑒此九時之佛事。上來奉為求懺某等啟建慈悲道場懺法。今當第九卷。入壇緣起。嚴列香燈之花果。槃盛菲供之珍饈。表此一心。供養三寶。洗心滌慮。發露虔誠。法身不動。法性湛然。法法周徧。法眼圓明。現紫磨之金相。耀白玉之明毫。禮拜皈依。哀憐攝受。除未除之罪垢。懺未懺之衍尤。切念求懺某等塵刦以來。迷流不返。常迷九界之因果。無明自覆。不信九泉之苦報。邪見橫生。輕蔑九部之尊經。恣情造罪。縈纏九結之煩惱。縱意妄為。自讚毀他。損人利己。或因斗秤而欺誑。或因酒色以荒迷。為貪塵世之暫歡。難免幽途之極苦。今則旋知悔過。幸啟敬心。歸依真淨之福田。代為依文而懺悔。恭叩洪慈。冥熏加被。
白蓮台上黃金相。紅藕花開紫磨身。
巍巍相好天中天。蕩蕩難名聖中聖。
入懺
啟運慈悲道場懺法
一心歸命三世諸佛。
南無過去毗婆尸佛
南無尸棄佛
南無毗連舍浮佛
南無拘留孫佛
南無拘那含牟尼佛
南無迦葉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當來彌勒尊佛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九
為阿鼻地獄禮佛第二十七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從歸依以來。訖此章後。每言萬法雖差。功過不一。至於明闇相形。唯善與惡。善者。則謂人天之勝途。惡者。則謂三途之異轍。修仁義。則歸於勝。興殘害。則墜於劣。其居勝者。良由業勝。非諍競之所要。受自然之妙樂。趣無上之逍遙。其墜劣者。良由業劣。處於火城鐵網之中。食則鐵丸熱鐵。飲則沸石烊銅。壽算踰於造化。刦數等於無窮。又地獄之苦。不可親嬰。神離此軀。識投彼城。報以刀輪加體。償以火磨毀形。命不肯促。抱苦長齡。縱復獲免。又墮餓鬼。口中火出。命不全活。從此死已。又墮畜生。復受眾苦。飢肉充饋。命不盡於算數。分布鼎鑊。星羅機案。或復負重致遠。驅役險難。實三惡之重苦。悲長夜之難旦。而優劣皎然。無能信者。以吾我故。好起疑惑。以疑惑故。多不向善。所以佛言。世有十事。死入惡道。意不專善。不修功德。貪著飲食。如彼餓虎。耽戀酒色。喜懷瞋毒。常習愚痴。不受人諫。自任其力。辦諸惡事。好殺眾生。陵易孤弱。恆黨惡人。侵暴他界。有所宣說。言不真實。不慈一切。起諸惡業。若人如是。不久存世。死入惡道。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如佛所言。誰能免者。既不能免。於地獄中。皆有罪分。大眾各各覺悟此意。毋自放逸。宜與時競。行菩薩道。勤求諸法。利益眾生。一自滅罪。二生他福。此則自利利他。彼我無異。相與今日。起勇猛心。起堅固心。起慈悲心。度一切心。救眾生心。至坐道場。勿忘此願。仰承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諸大菩薩。大神通力。大慈悲力。解脫地獄力。濟度餓鬼力。救拔畜生力。大神呪力。大威猛力。令某等所作利益。所願成就。等一痛切。五體投地。為阿鼻大地獄。受苦眾生。乃至黑闇地獄。十八寒地獄。十八熱地獄。十八刀輪地獄。劍林地獄。火車地獄。沸屎地獄。鑊湯地獄。如是地獄。復有八萬四千眷屬等獄。其中受苦。一切眾生。我等以菩提心。以菩提行。以菩提願。悉皆代為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大音讚佛
南無淨願佛
南無日天佛
南無樂慧佛
南無攝身佛
南無威德勢佛
南無剎利佛
南無德乘佛
南無上金佛
南無解脫髻佛
南無樂法佛
南無住行佛
南無捨憍慢佛
南無智藏佛
南無梵行佛
南無旃檀佛
南無無憂名佛
南無端嚴身佛
南無相國佛
南無蓮華佛
南無無邊德佛
南無天光佛
南無慧華佛
南無頻頭摩佛
南無智富佛
南無師子遊戲菩薩
南無師子奮迅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救拔拯接。願阿鼻地獄。乃至黑闇地獄。刀輪地獄。火車沸屎。眷屬等獄。受苦眾生。以佛力。法力。諸菩薩力。一切賢聖力。令今日受苦眾生。即得解脫。畢竟不復墮於地獄。一切罪障。悉得銷滅。畢竟不復作地獄業。捨地獄生。得淨土生。捨地獄命。得智慧命。捨地獄身。得金剛身。捨地獄苦。得涅槃樂。念地獄苦。發菩提心。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得現前。四無礙智。六神通力。如意自在。具足智慧。行菩薩道。勇猛精進。不休不息。乃至進修。滿十地行。入金剛心。成等正覺。
為灰河鐵丸等地獄禮佛第二十八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重復至誠。五體投地。為灰河地獄。劍林地獄。刺林地獄。銅柱地獄。鐵機地獄。鐵網地獄。鐵窟地獄。鐵丸地獄。尖石地獄。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地獄。今日現受苦。一切眾生。我等以菩提心。普為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梵財佛
南無寶手佛
南無淨根佛
南無具足論佛
南無上論佛
南無弗沙佛
南無提沙佛
南無有日佛
南無出泥佛
南無得智佛
南無謨羅佛
南無上吉佛
南無法樂佛
南無求勝佛
南無智慧佛
南無善聖佛
南無網光佛
南無瑠璃藏佛
南無名聞佛
南無利寂佛
南無教化佛
南無日明佛
南無善明佛
南無眾德上明佛
南無寶德佛
南無師子旛菩薩
南無師子作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救拔。今日現受灰河等地獄。受苦一切眾生。皆得解脫。一切苦果。永得除滅。地獄道業。畢竟清淨。捨地獄身。得金剛身。捨地獄苦。得涅槃樂。憶地獄苦。發菩提心。同出火宅。至於道場。與諸菩薩。俱成正覺。
為飲銅炭坑等地獄禮佛第二十九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重復至心。五體投地。普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地獄。飲銅地獄。眾合地獄。叫喚地獄。大叫喚地獄。熱地獄。大熱地獄。炭坑燒林。如是等無量無邊。眷屬等獄。今日現受苦眾生。我等以菩提心。普代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人月佛
南無羅睺佛
南無甘露明佛
南無妙意佛
南無大明佛
南無一切主佛
南無樂智佛
南無山王佛
南無寂滅佛
南無德聚佛
南無天王佛
南無妙音聲佛
南無妙華佛
南無住義佛
南無功德威聚佛
南無智無等佛
南無甘露音佛
南無善手佛
南無利慧佛
南無思解脫義佛
南無勝音佛
南無梨陀行佛
南無善義佛
南無無過佛
南無行善佛
南無堅勇精進菩薩
南無金剛慧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救拔。願飲銅等地獄。現受苦眾生。一切罪障。皆得銷滅。一切眾苦。皆得解脫。從今日去。畢竟不復。墮於地獄。捨地獄生。得淨土生。捨地獄命。得智慧命。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得現前。四無礙辯。六神通力。如意自在。出地獄道。得涅槃道。等與如來。俱成正覺。
為刀兵銅釜等地獄禮佛第三十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重復至誠。普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地獄。想地獄。黑砂地獄。釘身地獄。火井地獄。石臼地獄。沸砂地獄。刀兵地獄。饑餓地獄。銅釜地獄。如是等無量地獄。今日現受苦眾生。我等今日。以菩提心力。普為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華藏佛
南無妙光佛
南無樂說佛
南無善濟佛
南無眾王佛
南無離畏佛
南無辯才日佛
南無名聞佛
南無寶月明佛
南無上意佛
南無無畏佛
南無大見佛
南無梵音佛
南無善音佛
南無慧濟佛
南無無等意佛
南無金剛軍佛
南無菩提意佛
南無樹王佛
南無槃陀音佛
南無福德力佛
南無勢德佛
南無聖愛佛
南無勢行佛
南無琥珀佛
南無樂知佛
南無棄陰蓋菩薩
南無寂根菩薩
南無地藏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救護。願刀兵等一切地獄。眷屬等獄。受苦眾生。今日即得解脫。一切眾苦。永得除斷。離地獄緣。得智慧生。憶地獄苦。發菩提心。行菩薩行。不休不息。入一乘道。滿十地行。皆以神力。還接一切。同坐道場。俱登正覺。
為火城刀山等地獄禮佛第三十一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重復至誠。
普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地獄。火城地獄石窟地獄。
湯澆地獄刀山地獄。虎狼地獄鐵床地獄。
熱風地獄吐火地獄。如是等無量無邊眷屬等獄。
今日現受苦眾生。(某甲)等以菩提心力。
普為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雷音雲佛 南無善愛目佛 南無善智佛
南無具足佛 南無德積佛
南無大音佛 南無法相佛 南無智音佛
南無虛空佛 南無祠音佛 南無慧音差別佛
南無功德光佛 南無聖王佛
南無眾意佛 南無辯才輪佛 南無善寂佛
南無月面佛 南無日名佛 南無無垢佛
南無功德集佛 南無華德相佛
南無辯才國佛 南無寶施佛 南無愛月佛
南無不高佛
南無慧上菩薩 南無常不離世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力同加攝受。刀山等獄。
受苦眾生。即得解脫。乃至十方不可說一切地獄。
現受苦當受苦一切眾生。願以佛力法力。
菩薩力賢聖力。令諸眾生同得解脫。
永斷十方諸地獄業。從今已去至于道場。
畢竟不復墮於三途。捨身受身常值諸佛。
具足智慧清淨自在。勇猛精進不休不息。
乃至進修滿十地行。登金剛心入種智。
果以佛神力隨心自在。
為餓鬼道禮佛第六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重復至誠五體投地。
普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餓鬼道。
餓鬼神等一切餓鬼及各眷屬。(某甲)等今日以菩提心力。
普為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師子力佛 南無自在王佛 南無無量淨佛
南無等定佛 南無不壞佛 南無滅垢佛
南無不失方便佛 南無無嬈佛
南無妙面佛 南無智制住佛 南無法師王佛
南無大天佛 南無深意佛
南無無量佛 南無法力佛 南無世供養佛
南無華光佛 南無三世供佛 南無應日藏佛
南無天供養佛 南無上智人佛
南無真髻佛 南無信甘露佛 南無金剛佛
南無堅固佛
南無藥王菩薩 南無藥上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力同加攝受。救拔一切餓鬼道苦。
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盡十方界一切餓鬼道。
一切餓鬼神各及眷屬。一切餓鬼各及眷屬。
一切罪障皆得消滅。一切眾苦皆得解脫。
身心清涼無復熱惱。身心飽滿無復飢渴。
得甘露味開智慧眼。
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得現前。四無礙智六神通力如意自在。
離餓鬼道入涅槃道。等與諸佛俱成正覺(一拜)。
為畜生道禮佛第七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重復運心五體投地。
普為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如是十方盡虛空界。
一切畜生道四生眾生。
若大若小水陸空界一切眾生各及眷屬。(某甲)等今日以慈悲心力。
普為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寶肩明佛 南無梨陀步佛 南無隨日佛
南無清淨佛 南無明力佛
南無功德聚佛 南無具足眼佛 南無師子行佛
南無高出佛 南無華施佛 南無珠明佛
南無蓮華佛 南無愛智佛
南無槃陀嚴佛 南無不虛行佛 南無生法佛
南無相好佛 南無思惟樂佛
南無樂解脫佛 南無知道理佛
南無常精進菩薩 南無不休息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力覆護攝受。
東西南北四維上下。盡空法界一切畜生道。
一切四生各及眷屬一切罪障皆得消滅。
一切眾苦皆得解脫。同捨惡趣俱得道器。身心安樂如第三禪。
四無量心六波羅蜜常得現前。
四無礙智六神通力如意自在。離畜生道入涅槃道。
登金剛心成等正覺(一拜)。
為六道發願第八
(某甲)等以今奉為諸天諸仙龍神八部禮佛功德因緣。願十方盡虛空界。
四生六道窮未來際一切眾生。從今日去至于菩提。
不復還更[打-丁+王]誤形骸。受諸楚毒不復更造十惡五逆。
卻入三塗承今禮佛功德因緣。
各得菩薩摩訶薩。淨身口業。
各得菩薩摩訶薩所有諸心大地心。生諸善根。大海心。
受持諸佛智慧大法。須彌山心。
令一切安住無上菩提摩尼寶心。遠離煩惱金剛心。決定諸法堅固心。
眾魔外道不能沮壞。
蓮華心一切世法所不能染。淨日心除滅一切愚癡[目*壹]障。
虛空心一切眾生無能量者。又願四生六道一切眾生。
從今日去思量識性思量決信解性。
棄捐調戲常思法語。所有皆施心無愛惜。
心心勇猛不壞怯弱。所修功德悉施一切不還邪道。
專心一向。見善如化見惡如夢。捨離生死。
速出三界。明了觀察甚深妙法。
各得供養一切諸佛。供養眾具皆悉滿足。各得供養一切尊法。
供養眾具皆悉滿足。各得供養一切菩薩。
供養眾具皆悉滿足。各得供養一切賢聖。
供養眾具皆悉滿足。若有後流一切眾生。
異(某甲)等今日願界者。皆悉令入大願海中。
即得成就功德智慧。以佛神力隨心自在。
等與如來俱成正覺(一拜)。
警念無常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
相與已得為六道禮懺竟。次復應須悟也無常。
夫三世罪福因果相生。惻然在心慮不斯隔。
常謂影響相符乃可胡越。善惡之致非可得而舛也。
唯願大眾覺悟無常。勤修行業以自資身勿生懈怠。
而不努力智者常歎。假使千萬億歲。
受五欲樂終不得免三惡道苦。
況我百年而不得半於此。促期那得自寬。且世間幻惑終歸磨滅。
常者皆盡高者亦墜。合會有離生必應死。
重官厚祿誰得免之父母兄弟六親眷屬愛徹骨髓。當捨壽時不得相代。榮華豪貴。
錢財寶物。亦不能延人之壽命。
亦不可以言辭飲食求囑脫者無形之對誰能留者。經云。
死者盡也。氣絕神逝。形骸蕭索。
人物一統無生不終。而捨命之時受大苦惱。
內外六親圍繞號哭。
死者遑怖莫知依投身虛體冷氣將欲盡。見先所作善惡報相。
其修善者天神扶衛。其行惡者牛頭在側。
獄卒羅剎永無寬恕。慈親孝子不能相救。夫妻恩愛相看就盡。
風刀解身苦不可言。死者爾時肝膽寸裂。
無量痛惱一時同集。
神識周慞如狂如醉決欲起一念善作一毫福。懷恨在心不復能得。
如是苦惱無人代受。涅槃經言。
死者於險難處無有資糧。去處懸遠又無伴侶。
晝夜常行無有邊際。深邃幽闇無有光明。
入無遮止到不得脫。生不修福死歸苦處。
愁毒辛酸不可療治。非是惡色令人怖畏今日道場同業大眾。
生死果報如環無窮。孤魂獨逝無人見者。
不可尋覓。不可物寄。唯各努力捍勞忍苦。
勤修四等六波羅蜜。以為獨逝諸趣之。
資莫以強健而自安。心宜各至心等一痛。
切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多聞海佛 南無持華佛 南無不隨世佛
南無喜眾佛 南無孔雀音佛
南無不退沒佛 南無斷有愛垢佛
南無威儀濟佛 南無諸天流布佛 南無寶步佛
南無華手佛 南無威德佛 南無破怨賊佛
南無富多聞佛 南無妙國佛
南無華明佛 南無師子智佛 南無月出佛
南無滅闇佛 南無無動佛
南無師子遊戲菩薩 南無師子奮迅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力同加覆護。今日道場同懺悔者。
從今日去乃至菩提。
一切罪因無量苦果悉得斷除。煩惱結業畢竟清淨。
諸佛法會皆現身相。行菩薩道隨意自在。
四等六度如說修行。四辯六通無不滿足。百千三昧應念現前。
諸總持門無不能入。
早登道場成等正覺(一拜)。
為執勞運力禮佛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
重復至誠五體投地起慈悲心。無怨親想。
為今日轉生作熟執勞隨喜施工運力助營福者。
各及眷屬又為即世牢獄憂厄因苦囹圄繫閉及諸刑罰。
念其處世。雖獲人身樂少苦多。枷鎖杻械未嘗離體。
由何所致或今身造惡。或過去所追。
或應免脫無由自申。重罪分死無救護者。
如是眾生各及眷屬。(某甲)等今日以慈悲心。
普為歸依一切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次第行佛 南無福德燈佛 南無音聲治佛
南無憍曇佛 南無勢力佛
南無身心住佛 南無善月佛 南無覺意華佛
南無上吉佛 南無善威德佛
南無智力德佛 南無善燈佛 南無堅行佛
南無天音佛 南無安樂佛 南無日面佛
南無樂解脫佛 南無戒明佛 南無住戒佛
南無無垢佛 南無師子幡菩薩
南無師子作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力同加覆護。今日執勞隨喜者。
各及眷屬。從今日去至于菩提。
一切罪障皆得消滅。一切眾苦畢竟解脫。
壽命延長身心安樂。永離災厄無復障惱。發大乘心修菩薩行。
六度四等皆悉具足。捨生死苦得涅槃樂。
又願東西二冶諸餘牢獄徒囚繫閉憂厄困苦諸有疾病不得自在者。各及眷屬。
以今為其禮佛功德威力。一切眾苦皆悉解脫。
惡業對因畢竟斷除。出牢獄戶入善法門。
壽命無窮智力無盡。身心永樂如第三禪。憶牢獄苦。
念諸佛恩。改惡修善。皆發大乘。
行菩薩道至金剛際。還復度脫一切眾生。
同登正覺神力自在(一拜)。
已懺悔發菩提心竟次應迴向。
發迴向第三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已得發心辦所辦竟。
次復應須以前功德各發迴向。何以故爾。
一切眾生所以不能得解脫者。
皆由著於世間果報不能捨離。
若有片福一毫之善能迴向者則於果報不復生著。便得解脫優遊自在。
所以經歎修行迴向為大利益。
是故今日應發迴向兼勸一切不著果報。
我等相與先應至心五體投地。歸命敬禮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堅出佛 南無安闍那佛 南無增益佛
南無香明佛 南無違藍明佛
南無金玉佛 南無蜜缽佛 南無無礙相佛
南無信戒佛 南無至妙道佛 南無樂實佛
南無明法佛 南無具威德佛
南無至寂滅佛 南無上慈佛 南無大慈佛
南無甘露主佛 南無彌樓明佛
南無聖讚佛 南無廣照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力同加覆護。
一切行願皆得圓滿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從今日去至于菩提。
行菩薩道誓莫退還。先度眾生然後作佛。
若未得道中間留住生死者。
以此願力令諸大眾在所生處身口意業恒自清淨。
常發廣大勝妙之心柔軟心。調和心。勇猛心不放逸心。
寂滅心。真心不雜亂心。無貪吝心。大勝心。
大慈悲心。安住心。歡喜心。先度一切心。
守護一切心。守護菩提心。誓等佛心。
發如是等廣勝妙心。專求多聞修離欲定。
饒益安樂一切眾生。不捨菩提同成正覺。
說迴向法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
相與胡跪合掌心念口言。隨我今說。
十方諸天仙 所有功德業
我今為迴向 同歸正覺道
十方龍鬼神 所有勝善業
我今為迴向 同歸一乘道
十方諸人王 所修菩提業
我今為迴向 同歸無上道
六道眾生類 所有微善業
我今為迴向 同歸無上道
十方佛弟子 善來比丘眾
無著四沙門 及求緣覺者
隱顯化眾生 明了因緣法
如是兼一切 盡迴向佛道
十方諸菩薩 讀誦受持經
入禪出禪者 勸總行眾善
如是等三乘 一切眾德本
盡迴施眾生 同歸無上道
天上及人間 聖道諸善業
我今勸迴向 同歸無上道
發心及懺悔 自行若勸人
所有微毫福 盡迴施眾生
眾生不得佛 不捨菩提願
一切成佛盡 然後登正覺
仰願佛菩薩 無漏諸聖人
此世及後生 惟願見攝受
相與至心五體投地。奉為
國王帝主迴向。奉為父母親緣迴向。
奉為師長同學迴向。奉為信施檀越善惡知識迴向。
奉為護世四王迴向。又為十方魔王迴向。
又為聰明正直天地虛空主善罰惡守護持咒五方龍王龍神八部迴向。
又為幽顯一切靈祇迴向。又為十方盡虛空界一切眾生迴向。
唯願十方諸天諸仙龍神八部一切眾生。
從今日去至于菩提。恒會無相不復耽著(一拜)。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九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十)
《讚:衣奉獻》
讚
衣奉獻。綾羅錦綉紗。銷金掛子難描畫。龍女織就金絲帕。波斯匿王捨袈裟。馬鳴王菩薩。誓願神通化。
南無普供養菩薩摩訶薩三稱
恭聞
十號能仁。坐寶蓮華成正覺。十身調御。一微塵內轉法輪。光明徧照於十方。方便全超於十地。具足十波羅蜜。故稱十願大王。仰冀洪慈。俯垂洞鑑。上來奉為求懺眾等。修建慈悲道場懺法。玆當第十卷。入壇緣起。端恪一心。精陳十供。奉獻十方三寶。熏修十軸儀文。依十科之懺法。解十纏之罪愆。切念某等。因從曩劫。果感今生。昧十善之正因。造十惡之業障。十纏自繞。似鉤鎖之連環。十習自熏。類飛蛾之赴火。漸及百千形狀。復成無量罪端。愛見未忘。貪心難滿。瞋火燒盡菩提之種。業風凋殘功德之林。歲月蹉跎。方知過咎。光陰倏忽。始覺前非。今則承懺悔之玄門。幸熏修而有緒。憑諸緇侶。披閱金文。修佛事以周隆。作無窮之法利。克念攝念以重重。意誠投誠於一一。望佛垂慈。冥燻加被。
一念普觀無量刦。無去無來亦無住。
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
入懺
啟運慈悲道場懺法
一心歸命三世諸佛
南無過去毗婆尸佛
南無尸棄佛
南無毗舍浮佛
南無拘留孫佛
南無拘那含牟尼佛
南無迦葉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當來彌勒尊佛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十
菩薩回向法第三十八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相與已得。捍勞忍苦。修如是等。無量善根。宜復人人起如是念。我所修習善根。悉以饒益一切眾生。令諸眾生。究竟清淨。以此所修懺悔善根。令諸眾生。皆悉滅除。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等。無量苦惱。以此懺法。為諸眾生。作大舍宅。令滅苦陰。作大救護。令脫煩惱。作大歸依。令離恐怖。作大止趣。令至智地。作大安隱。令得究竟安隱處。作大明照。令滅痴闇。作大燈明。令得安住。究竟明淨。作大導師。令入方便法門。得淨智身。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如此諸法。是菩薩摩訶薩。為怨親故。以諸善根。同共回向。於諸眾生。等無差別。入平等觀。無怨親想。常以愛眼。視諸眾生。若眾生懷怨。於菩薩起惡逆心者。菩薩為真善知識。善調伏心。為說深法。譬如大海。一切眾毒。所不能壞。菩薩亦爾。愚痴無智。不知報恩。如是眾生。起無量惡。不能動亂。菩薩道心。譬如杲日。普照眾生。不為無目。而隱光明。菩薩道心。亦復如是。不為惡者。而生退沒。不以眾生。難調伏故。退捨善根。菩薩摩訶薩。於諸善根。信心清淨。長養大悲。以諸善根。普為眾生。深心回向。非但口言。於諸眾生。皆發歡喜心。明淨心。柔輭心。慈悲心。愛念心。攝取心。饒益心。安樂心。最勝心。以諸善根回向。菩薩摩訶薩。發如是善根回向。我等今日。亦應仰學。如是回向。心念口言。若我所有。回向功德。令諸眾生得清淨趣。得清淨生。功德滿足。一切世間。無能壞者。功德智慧。無有窮極。身口意業。具足莊嚴。常見諸佛。以不壞信。聽受正法。離諸疑網。憶持不忘。淨身口業。心常安住。勝妙善根。永離貧乏。七財充滿。修學一切菩薩所學。得諸善根。成就平等。得妙解脫。一切種智。於諸眾生。得慈愛眼。身根清淨。言辭辯慧。發起諸善。心無染著。入甚深法。攝取一切。同住諸佛。住無所住。所有回向。悉如十方菩薩摩訶薩。所發回向。廣大如法性。究竟如虛空。願某等得如所願。滿菩提願。四生六道。同得如願。重復增到。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威德佛
南無見明佛
南無善行報佛
南無善喜佛
南無無憂佛
南無寶明佛
南無威儀佛
南無樂福德佛
南無功德海佛
南無盡相佛
南無斷魔佛
南無盡魔佛
南無過衰道佛
南無不壞意佛
南無水王佛
南無淨魔佛
南無眾上王佛
南無愛明佛
南無福燈佛
南無菩提相佛
南無智音佛
南無常精進菩薩
南無不休息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命。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攝受。令回向心。具足成就。某等若具有無量大惡罪業。應受無量無邊楚毒。於惡道中。不能自拔。違今日發菩提心。違菩提行。違菩提願者。願十方大地菩薩。一切聖人。以慈悲心。不違本願。助某等於彼三惡道中。救諸眾生。令得解脫。誓不以苦故。捨離眾生。為我荷負重擔。滿平等願。度脫一切眾生。生老病死。憂愁苦惱。無量厄難。令諸眾生悉得清淨。具足善根。究竟解脫。捨離眾魔。遠惡知識。親近善友。真善眷屬。成就淨業。盡滅眾苦。具足菩薩。無量行願。見佛歡喜。得一切智。還復度脫。一切眾生。
發願第三十九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已發回向竟。次復應須發如是願。尋夫眾惡所起。皆緣六根。是知六根。眾禍之本。雖為禍本。亦能招致無量福業。故勝鬘經言。守護六根。淨身口意。以此義證。生善之本。故於六根。發大誓願。
先發眼根願
願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廣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眾生。從今日去。乃至菩提。眼常不見貪欲無厭詐幻之色。不見諂諛曲媚佞會之色。不見玄黃朱紫惑人之色。不見瞋恚鬬諍醜狀之色。不見打撲苦惱損他之色。不見屠裂傷毀眾生之色。不見愚痴無信疑闇之色。不見無謙。無敬驕慢之色。不見九十六種邪見之色。惟願一切眾生。從今日去。眼常得見。十方常住法身。湛然之色。常見三十二相紫磨金色。常見八十種好。隨形之色。常見諸天諸仙。奉寶來獻散華之色。常見口出五種色光。說法度人之色。常見分身散體。徧滿十方之色。常見諸佛放肉髻光。感於有緣來會之色。常見十方菩薩辟支羅漢。眾聖之色。常得與諸眾生。及諸眷屬。觀佛之色。常見眾善。無教假色。常見七覺淨華之色。常見解脫妙果之色。常見今日道場。大眾歡喜。讚法頂受之色。常見四眾圍遶。聽法渴仰之色。常見一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之色。常見一切靜默禪思。修習智慧之色。常見一切眾生。得無生忍。現前受記歡喜之色。常見一切登金剛慧。斷無明闇補處之色。常見一切沐浴法流。不退之色。已發眼根願竟。相與至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善滅佛
南無梵相佛
南無智喜佛
南無神相佛
南無如眾王佛
南無持地佛
南無愛日佛
南無羅睺月佛
南無華明佛
南無藥師上佛
南無持勢力佛
南無福德明佛
南無喜明佛
南無好音佛
南無法自在佛
南無梵音佛
南無妙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覆護。令某等得如所願。滿菩提願。
次發耳根願
又願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廣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眾生。從今日去。乃至菩提。耳常不聞啼哭愁苦悲泣之聲。不聞無間地獄受苦之聲。不聞鑊湯雷沸震響之聲。不聞刀山劍樹鋒刃割裂之聲。不聞十八地獄間隔。無量苦楚之聲。不聞餓鬼饑渴熱惱。求食不得之聲。不聞餓鬼行動。支節火然作五百車聲。不聞畜生身大五百由旬。為諸小蟲唼食苦痛之聲。不聞抵債不還。生駱駝驢馬牛中。身常負重。鞭杖楚撻。困苦之聲。不聞愛別離怨憎會等八苦之聲。不聞四百四病苦報之聲。不聞一切諸惡不善之聲。不聞鐘鈴螺鼓。琴瑟箜篌。琳琅玉佩。惑人之聲。惟願一切眾生。從今日去。耳常得聞諸佛說法八種音聲。常聞無常苦空無我之聲。常聞八萬四千波羅蜜聲。常聞假名諸法無性之聲。常聞諸佛一音說法。各得解悟之聲。常聞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法身常住不滅之聲。常聞十地菩薩忍辱修進之聲。常聞得無生解。善入佛慧。超出三界之聲。常聞諸法身菩薩。入法流水。真俗并觀。念念具足萬行之聲。常聞十方辟支羅漢四果之聲。常聞帝釋為諸天說般若之聲。常聞十地補處大士。在兜率宮。說不退轉地法行之聲。常聞萬善同歸得佛之聲。常聞諸佛讚歎一切眾生。能行十善隨喜之聲。願諸眾生。常聞諸佛。讚言善哉。是人不久成佛之聲。已發耳根願竟。相與至心。五體投地。重復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善業佛
南無意無謬佛
南無大施佛
南無明讚佛
南無眾相佛
南無德流布佛
南無世自在佛
南無德樹佛
南無斷疑佛
南無無量佛
南無善月佛
南無無邊辯相佛
南無寶月菩薩
南無月光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願以慈悲力。同加攝受。令某等得如所願。滿菩提願。
次發鼻根願
又願今日道場同業大眾。
廣及六道一切眾生。從今日去乃至菩提。
鼻常不聞殺生[磁-石+口]味飲食之氣。不聞畋獵放火燒害眾生之氣。
不聞蒸煮熬炙眾生之氣。
不聞三十六物革囊臭處之氣。不聞錦綺羅縠惑人之氣。
又願鼻不聞地獄剝裂燋爛之氣。
不聞餓鬼飢渴飲食糞穢膿血之氣。不聞畜生腥臊不淨之氣。
不聞病臥床席無人看視瘡壞難近之氣。
不聞大小便利臭穢之氣。
不聞死屍[月*逢]脹虫食爛壞之氣。唯願大眾六道眾生從今日去。
鼻常得聞十方世界牛頭旃檀無價之香。
常聞優曇缽羅五色華香。常聞歡喜園中諸樹華香。
常聞兜率天宮說法時香。
常聞妙法堂上遊戲時香。
常聞十方眾生行五戒十善六念之香。常聞一切七方便人十六行香。
常聞十方辟支學無學人眾德之香。
常聞四果四向得無漏香。
常聞無量菩薩歡喜離垢發光焰慧難勝遠行現前不動善慧法雲之香。
常聞眾聖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之香。
常聞諸佛菩提之香。
常聞三十七品十二緣觀六度之香。
常聞大悲三念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香。常聞八萬四千諸波羅蜜香。
常聞十方無量妙極法身常住之香。
已發鼻根願竟。相與至心五體投地。
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梨陀法佛 南無應供養佛 南無度憂佛
南無樂安佛 南無世意佛 南無愛身佛
南無妙足佛 南無優缽羅佛
南無華纓佛 南無無邊辯光佛 南無信聖佛
南無德精進佛 南無妙德菩薩
南無金剛藏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力同加攝受。
令某甲)等得如所願滿菩提願。
次發舌根願
又願今日道場同業大眾。廣及十方四生。
六道一切眾生。從今以去乃至菩提。
舌恒不嘗傷殺一切眾生身體之味。
不嘗一切自死之味。不嘗生類血髓之味。
不嘗怨家對主毒藥之味。不嘗一切能生貪愛煩惱[磁-石+口]味之味。
願舌恒嘗甘露百種美味。
恒嘗諸自然飲食之味。恒嘗香積香飯之味。
恒嘗諸佛所食之味。恒嘗法身戒定慧之所熏修所現食味。
恒嘗法喜禪悅之味。
恒嘗無量功德滋治慧命甜和之味。恒嘗解脫一味等味。
恒嘗諸佛泥洹至樂最上勝味之味。已發舌根願竟。
相與至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真實佛 南無天主佛 南無高音佛
南無信淨佛 南無婆耆羅陀佛
南無福德意佛 南無焰熾佛 南無無邊德佛
南無聚成佛 南無師子遊佛 南無不動佛
南無信清淨佛 南無虛空藏菩薩
南無薩陀波輪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力哀愍覆護。
令某甲)等得如所願滿菩提願。
次發身根願
又願今日道場同業大眾。
廣及十方一切眾生。從今日去乃至菩提。
身常不覺五欲邪媚之觸。不覺鑊湯爐炭寒冰等觸。不覺餓鬼。
頭上火然烊銅灌口焦爛之觸。
不覺畜生剝裂苦楚之觸。不覺四百四病諸苦之觸。
不覺大熱大寒難耐之觸。
不覺蚊蚋蚤蝨諸虫之觸。不覺刀杖毒藥加害之觸。
不覺飢渴困苦一切諸觸。願身常覺諸天妙衣之觸。
常覺自然甘露之觸。常覺清涼不寒不熱之觸。
常覺不飢不渴無病無惱休強之觸。
常覺臥安覺安無憂無怖之觸。
常覺十方諸佛淨土微風吹身之觸。
常覺十方諸佛淨國七寶浴池洗蕩身心之觸。常覺無老病死諸苦之觸。
常覺飛行自在與諸菩薩聽法之觸。
常覺諸佛涅槃八自在觸。已發身根願竟。
相與至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行明佛 南無龍音佛 南無持輪佛
南無財成佛 南無世愛佛 南無法名佛
南無無量寶名佛 南無雲相佛
南無慧道佛 南無妙香佛 南無虛空音佛
南無虛空佛 南無越三界菩薩
南無跋陀婆羅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力覆護攝受。
令某甲)等得如所願滿菩提願。
次發意根願
又願今日道場同業大眾。
廣及十方一切眾生。從今日去乃至菩提。
意常得知貪欲瞋恚愚癡為患。
常知身殺盜婬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為患。
常知殺父害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眾是無問罪。
常知謗佛法僧不信因果人死更生報應之法。
常知遠惡知識親近善友。常知諮受九十六種邪師之法為非。
常知三漏五蓋十纏之法是障。
常知三途可畏生死酷劇苦報之處。
願意常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常知諸佛是大慈悲父無上醫王。
一切尊法為諸眾生病之良藥。
一切賢聖為諸眾生看病之母。
願意常知歸依三寶應受五戒次行十善。
如是等法能招天上人中勝報。
常知未免生死應修七方便觀[月*耎]頂法等。常知應行無漏苦忍十六聖心。
先修十六行觀觀四真諦。
常知四諦平等無相故成四果。常知總相別相一切種法。
常知十二因緣三世因果輪轉無有休息。
常知修行六度八萬諸行。常知斷除八萬四千塵勞。
常知體會無生必斷生死。常知十住階品次第具足。
常知以金剛心斷無明闇得無上果。
常知體極一照萬德圓備累患都盡成大涅槃。
常知佛地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無量功德無量善法。已發意根願竟。相與至心五體投地。
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天王佛 南無珠淨佛 南無善財佛
南無燈焰佛 南無寶音佛 南無人主王佛
南無羅[目*侯]守佛 南無安隱佛
南無師子意佛 南無寶名聞佛 南無得利佛
南無遍見佛 南無馬鳴菩薩
南無龍樹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心哀愍覆護攝受。
令某甲)等得如所願滿菩提願。
次發口願
又願大眾。廣及十方一切眾生。
從今日去乃至菩提。口常不毀呰三寶。
不謗弘通經人說其過患。
不言作善不得樂報作惡不得苦果。不言人死斷滅不復更生。
不說無利益損他人事。不說邪見外道所造經書。
不教人作十惡業。不教人造五逆業。不稱揚人惡。
不言俗間無趣好戲笑事。
不教人僻信邪鬼神。不評論人物好醜。不瞋罵父母師長善友。
不勸人造罪。不斷人作福。願口常讚歎三寶。
讚歎弘通法人說其功德。示人善惡果報。
常說悟人身死神明不滅。常發善言使人利益。
常說如來尊經十二部。
常言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當得常樂我淨。
常教人孝事父母恭敬師長。
常勸人歸依三寶受持五戒十善六念。常讚誦經典唄說諸善。
常教人近善知識遠惡知識。願口常說十住佛地無量功德。
使人修淨土行莊嚴極果。常教人勤禮三寶。
常教人建立形像修諸供養。
常教人作諸善事如救頭然。常教人救窮濟苦無暫停息。
已發口願竟。相與至心五體投地。
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世華佛 南無高頂佛 南無無偏辯才佛
南無差別知見佛 南無師子牙佛
南無梨陀步佛 南無福德佛
南無法燈善佛 南無目犍連佛 南無無憂國佛
南無意思佛 南無樂菩提佛
南無師子遊戲菩薩 南無師子奮迅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力覆護攝受。
令某甲)等得如所願滿菩提願。
諸行法門
又願十方盡虛空界四生六道一切眾生。
從今發願之後。各能具足諸行法門。
篤信三寶愛敬法門。不懷疑惑堅固法門。
欲斷起惡勤懺法門。欲願清淨念悔法門。
自心清淨護身法門。
永淨四事護口法門不毀三業護意法門具足所願菩提法門。第一不害悲心法門。
化使立德慈心法門。不毀他人歡喜法門。
不欺他人至誠法門。欲滅三途三寶法門。
終不虛妄真實法門。不慢彼我捨害法門。
無有猶預棄結法門。斷鬥訟意無諍法門。
奉行平等應正法門。
又願眾生具足如是無量法門。
心趣法門觀心如幻。意斷法門捨不善本。
神足法門身心輕便。信根法門不願退根。
進根法門不捨善軛。念根法門善造道業。
定根法門攝心正道。慧根法門觀無常空。
信力法門越魔威勢。進力法門一去不還。
念力法門未曾忘捨。定力法門滅眾妄想。
慧力法門周旋往來。進覺法門積行佛道。
正定法門逮得三昧。淨性法門不樂餘乘。
願諸眾生悉具菩薩摩訶薩諸如是等八萬法門。清淨佛土勸化慳嫉。
悉度眾惡八難之處。攝諸諍訟瞋恚之人。勤行眾善攝懈怠者。
定意神通攝諸亂想。已發願竟。
相與至心五體投地。歸依世間大慈悲父。
南無彌勒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法天敬佛 南無斷勢力佛
南無極勢力佛 南無慧華佛 南無堅音佛
南無安樂佛 南無妙義佛 南無愛淨佛
南無慚愧顏佛 南無妙髻佛 南無欲樂佛
南無樓志佛 南無藥王菩薩
南無藥上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又復歸依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三寶。
願以慈悲力救護攝受。
令三界六道四生眾生。以今慈悲道場懺法發心發願功德因緣。
各各具足功德智慧。
以神通力隨心自在已發願意次應囑累流通。
囑累第五
今日道場同業大眾。
相與已為六道四生眾生發誓願竟。次以眾生付囑諸大菩薩。
願以慈悲心同加攝受。以今懺悔發願功德因緣。
令一切眾生悉皆樂求無上福田。
深信施佛有無量報。令一切眾生一心向佛。
具得無量清淨果報。願一切眾生於諸佛所無慳吝心。
具足大施無所愛惜。
又願一切眾生於諸佛所修無上福田。離二乘願行菩薩道。
得諸如來無礙解脫一切種智。
又願一切眾生於諸佛所種無盡善根。得佛無量功德智慧。
又願一切眾生攝取深慧。具足清淨無上智王。
又願一切眾生所遊自在。
得諸如來至一切處無礙神力。又願一切眾生攝取大乘。
得無量種智安住不動。
又願一切眾生具足成就第一福田。皆能出生一切智地。
又願一切眾生於一切佛無嫌恨心。種諸善根樂求佛智。
又願一切眾生以妙方便。往詣一切莊嚴佛剎。
於一念中。深入法界而無疲倦。
又願一切眾生得無比身。盡能遍遊十方世界而無疲厭。
又願一切眾生成廣大身得隨意行。
得一切佛神力莊嚴究竟彼岸。
於一念中顯現如來自在神力遍虛空界。已發如是大願竟。
廣大如法性。究竟如虛空。
願一切眾生得如所願滿菩提願。相與至心五體投地。
某甲)等若受苦報不能救眾生者。以眾生囑累。
無量無邊盡虛空界無生法身菩薩
無量無邊盡虛空界無漏色身菩薩
無量無邊盡虛空界發心菩薩
興正法馬鳴大師菩薩 興像法龍樹大師菩薩
十方盡虛空界無邊身菩薩
十方盡虛空界救苦觀世音菩薩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師子遊戲菩薩 師子奮迅菩薩
師子幡菩薩 師子作菩薩 堅勇精進菩薩
金剛慧菩薩 棄陰蓋菩薩 寂根菩薩
慧上菩薩 常不離世菩薩 藥王菩薩
藥上菩薩 虛空藏菩薩 金剛藏菩薩
常精進菩薩 不休息菩薩 妙音菩薩
妙德菩薩 寶月菩薩 月光菩薩
薩陀波輪菩薩 越三界菩薩
又復囑累如是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菩薩。
願諸菩薩摩訶薩。以本願力誓度眾生力。
攝受十方無窮無盡一切眾生。願菩薩摩訶薩。
不捨一切眾生同善知識無分別相願一切眾生知菩薩恩親近供養。願諸菩薩慈愍攝受。
令諸眾生得正直心。隨逐菩薩不相遠離。
願一切眾生隨菩薩教不生違反。
得堅固心不捨善知識。離一切垢心不可壞。
令諸眾生為善知識不惜身命。悉捨一切不違其教。
令諸眾生修習大慈遠離諸惡。
聞佛正法悉能受持。令諸眾生同諸菩薩善根業報。
菩薩行願究竟清淨。具足神通隨意自在。
乘於大乘乃至究竟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無有懈息。
乘智慧乘至安隱處。得無礙乘究竟自在。
從始至未歸依三寶斷疑生信懺悔發心。
顯果報出地獄。解怨自慶。發願迴向。乃至囑累。
所有功德悉以布施十方盡虛空界一切眾生。
彌勒世尊現為我證。十方諸佛哀愍覆護。
所悔所願皆得成就。
願諸眾生同慈悲父俱生此國。預在初會聞法悟道。
功德智慧一切具足。與諸菩薩等無有異。
入金剛心成等正覺。
讚佛咒願
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三德具足。
度人無量拔生死苦。
以今懺悔禮佛功德因緣。願諸眾生各各具足。得如所願滿菩提。
願某甲)等今日所發誓願。
悉同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諸大菩薩所有誓願。不可窮盡。
我今誓願亦復如是。廣大如法性。究竟如虛空。
窮未來際盡一切劫。眾生不可盡。我願不可盡。
世界不可盡。我願不可盡。虛空不可盡。
我願不可盡。法性不可盡。我願不可盡。
涅槃不可盡。我願不可盡。佛出世不可盡。我願不可盡。
諸佛智慧不可盡。我願不可盡。心緣不可盡。
我願不可盡。起智不可盡。我願不可盡。
世間道種法道種智慧道種不可盡。我願不可盡。
若十種可盡。我願乃可盡。
一切和南三乘聖眾。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