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彌陀山莊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3201|回復: 0

[漢地法師] 一著相即為世間法

[複製鏈接]

3197

主題

1437 小時

在線時間

1萬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130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5-8 11:47: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止觀輔行》曰:“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觀。止觀不二,境智冥一。”


  “中道”就是法界。實在說,大乘佛法,向上一著,是不起心、不動念。如果我們說“中道”,你執著“中道”這個念頭,分別“中道”這個念頭,它就不是“中道”了。不得已說個“中道”,你要契入境界,就像《起信論》里所說的“要離言說相”。言語是假的,不是真的,你不要執著它,你聽它的意思,不要執著它的言說。
  “離名字相”,“中道”是名字,“法界”也是名字,“止觀“也是名字,這個都是佛的方便法,引導你契入,你一著相就完了。

像指路牌一樣,在高速公路指路牌指往哪裡去,你以為這個地方就到了,那就錯了。你要把這個捨掉,往前進那就對了。

  所以,所有名相都是指路牌,一定要曉得,說“中道”,說“法界”,說“止觀”,統統是一樁事情。這一樁事情等於什麼?等於零,等於什麼都沒有說、什麼都沒有聽到,回歸自性了。真的叫你覺悟了。佛法的教學跟世間法不一樣,完全不相同。所以“佛法”跟“世間法”,差別就在此地。

世間法著相,我們學佛法,學《華嚴》、學《法華》、學《楞嚴》,只要一著相,統統是世間法,那叫“人間佛教”。


不著相呢?不著相是大乘佛教。著相就變成“人間佛教”,有言說而沒有實際,你只會講,你入不了境界,這個不能不懂!所以這兩句話重要。

 
 “朗然大淨,呼之為觀”、“寂然名止,常照名觀”
,這都很重要!

  “止觀”最後一句話說“境智冥一”,“境”是境界,境界是起用;“智”是明了,它是一樁事情,不是兩樁事情,我們講一體。這個觀念很重要,現在地球上亂了,如何能恢復安定和諧,就是人人都要把量擴大,一體。

  由於交通的便捷、資訊的發達,地球不是一個村,地球是一家,眾生是一體,都是父母兄弟姐妹,要以這個心態看人。這個地球,這地球是我的家,我樣樣都照顧,我不能讓這個家毀滅,要愛惜資源,要顧到地球整個美好的環境,我們才能在這個地方平安的居住,生活,學習。


  學習裡面最重要的是學習淨土,為什麼?我們在這個世間住的時間不長,將來到哪里去?到極樂世界去,這就對了。

   
唵 嘛呢叭咪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本論壇內容均來自各互聯網絡,文章與圖片的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的流通,見聞,隨喜者,功德悉迴向盡法界與圖文作者。
<  本論壇無商業廣告 僅作公益性分享, 若引用有涉及版權問題請使用頁尾'舉報'功能 回報版主下架, 感恩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