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陀的弟子中,最後主持三藏集結的,是大迦葉尊者,當然他功德很多啦。在經論裡面講到三個特點,這個我們必須要知道,因為跟他未來成佛是有關係的。
第一個,他的第一個功德,「身放金光」。這個因緣怎麼來的呢?大迦葉尊者有一生做金匠,就是打造黃金的。有個貧窮的婦人,到一個寺廟去禮拜的時候,看到佛像又老又舊,她覺得於心不忍,所以就發心募款,去托缽募款。募到一點錢之後,就買了黃金。然後帶著佛像去找大迦葉尊者的前身,也就是這個金匠。婦人說:我希望用這些黃金貼上去,讓佛陀的身相放出光明。但金匠一看,說:妳這個黃金不夠,只夠貼佛像的一半。這個貧窮婦人說:我沒辦法了,我這已經是盡了我最大力量了。金匠就感動了,說,好!那沒關係,剩下一半,由我來負責好了。而這位金匠,就是大迦葉尊者的前身。
他因為往昔發心,以金箔來供養佛像,所以他今生得果報的時候,有兩個特點:第一個,他出生在印度的婆羅門的一個貴族,而且他的父親是印度首富。在經論上說,他父親的財富是超過當時國王頻婆娑羅王的。當然更重要是:他身放金光。所以你看,在他成就阿羅漢以後,他有另外一個名稱叫做「飲光尊者」,他的光明一放的時候,那附近就只看到他的光明,看不出日月的光明。這第一個,「身放光明」。
第二個,「苦行第一」。他出家以後不住僧團,他喜歡修苦行,經常在山間林下,這種寂靜處修習苦行。
第三個,就是「結集三藏」。這個相當重要。在佛滅度之前,僧團裡的兩大弟子,舍利弗尊者以及目犍連尊者,都已經早佛入滅了。所以在佛滅度以後,可以說群龍無首,因此,僧團就把大迦葉尊者,從山間林下的寂靜處請回來。而他也承當了這個大業。他就告訴所有的阿羅漢弟子們說,佛陀舍利子的供養,這種修福的事情,由國王、龍王去做。我們現在僧團有更重要的事情,就是三藏的結集,把佛陀的法做一個傳承。他等於是主持了三藏的結集。
所以我們看大迦葉尊者有三大因地:身放光明、苦行第一、結集三藏。在先瞭解了他在緣修時候的三大特點,我們就可以看到,對於他未來的果地,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