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女性要經歷經孕產乳(來月經、懷孕、生孩子、哺乳),氣血流失常年存在,是非常容易貧血的人群;貧血會使人因為供血不足而出現頭暈、面白、冒冷汗等等現象。還會導致月經不調、不孕、臉上長斑、脫發、乳房萎縮變小等情形。
男性: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男性為了事業,經常加班熬夜,動腦筋思慮過度,應酬吃一些難消化的食物。因為條件限制又缺乏運動,日常餐經常以快餐果腹。還有空氣污染和環境污染,這些外部環境和生活習慣都會導致男性氣血流失。氣血不足容易導致男性健忘、記憶力減退、精力不濟、房事疲於應對、脫發、不育、肥胖、三 高、工作效率降低、影響收入及生活質量。
那麼,男人和女人吃什麼可以補血呢?
補血不必阿膠湯,素食功效非常棒!
誰說補血一定要靠阿膠!?許多人都有種錯誤的觀念,認為只吃菜不吃肉才會貧血,其實,不少植物性食物,不但含有鐵質,β胡蘿蔔素和其他養分,而且多半易於消化,很適合作為補血的食材喔!素食朋友只要加以適當搭配,其實不用太擔心貧血的問題,以下將介紹幾種常見的補血食物:
1、南瓜——"補血之妙品"
被清代名醫陳修園贊譽為「補血之妙品」的南 瓜,富含植物性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必需氨基酸,鈣,鋅,鐵,鈷,磷等等,其中,鈷是構成維生素B12的的重要成分之一,可以幫助血液中的紅血球正 常運作;鋅則會直接影響成熟紅血球的功能;鐵質則是制造血紅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食之,全都是補血的優良營養素。南瓜適用於任何人,炒菜吃、燉湯吃皆可。
2、葡萄——歷代中醫推薦補血佳品
葡萄含有豐富的鈣,磷和鐵,以及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是老年,婦女,體弱貧血者和過度疲勞者的滋補佳品;懷孕的婦女也建議可以多多食用,不但對胎兒營養有益,也能使孕婦面色紅潤,血脈暢通喔!如果有時買不到葡萄,吃葡萄干也行唷!
3、甘蔗——「補血果」
冬季水果中,相當受到人們喜愛的甘蔗還有多量的微量元素,包括鐵,鋅,鈣,磷,錳等等,其中以鐵的含量最高,每公斤可以高達九毫克,位居水果之冠,因而有了「補血果」之稱。不過,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甘蔗性寒,脾胃虛寒者應少食用。
4、龍眼肉——民間熟知的補血皇后
龍眼肉即桂圓肉,每到夏季就有新鮮的龍眼上市。龍眼含有維生素的A,B,葡萄糖和蔗糖等,而且具豐富的鐵質。龍眼湯,龍眼酒等食物,相當推薦孕婦和產婦食用,是頗佳的補血料理唷!每天吃上三無顆龍眼肉,堅持下去,補血效果非常好。
5、紅棗——「補血養顏之王」
紅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果糖和各種氨基酸。中醫認為紅棗性暖,養血保血,可改善血液循環,而藥理研究則發現,紅棗所含的某些成分可以增加血液中紅血球的含量,增強骨髓造向功能,使臉色紅潤。和桂圓搭配,不但補血養氣,還可以養顏美容,「愛面子」的美眉們不妨可以試試。
6、胡蘿蔔——「補血小人參」
俗稱「紅蘿蔔」,日本人稱胡蘿蔔作人參。胡蘿蔔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這種營養素對補血有極佳的益處,平常可以多利用胡蘿蔔煮湯,讓您的餐後湯飲變成過平時就可喝的補血湯品唷!
冬季明星食物,怎麼吃有講究
紅棗、核桃、黑芝麻被人稱為「冬季三寶」,而水果和豆漿,則是女性一年四季都青睞的食物。入冬後,許多人大啖「冬季三寶」,但其中,誤區多多。記者采訪上海中醫藥大學方劑研究室主任文小平,她告訴我們,這冬季明星食物,怎麼吃,很有講究。
紅棗:怎麼吃最補血?
媽媽喜歡吃膏方,蔡小姐卻覺得太膩,她更偏愛補血的紅色食物。入冬開始,她就每天早上三顆紅棗,前不久還學起了網友的紅棗泡酒方子,在家裡喝起了紅棗酒。除此以外,三天兩頭就是銀耳紅棗湯、桂圓燒紅棗枸杞湯,還要求媽媽早上給她燉紅棗粥。開始吃得挺好,但沒吃多久就出現了口腔潰瘍和便秘的症狀。
紅棗、桂圓、花生、紅豆、紅糖、白果、枸杞子都是人們常吃的補血、補腎的食品,許多人喜歡將它們互相搭配,作為補血食療方。而紅棗則是其中最常用的補血食品。文小平教授表示,由於紅棗偏溫性,熱性體質者食用過多容易出現口乾、便秘、潰瘍等問題。
很多人喜歡把生紅棗整個吃下,尤其捨不得吐掉紅色的皮,認為皮的補血作用特別好。文小平教授表示,紅棗皮不容易嚼爛,吃進腸胃也不容易消化吸收。建議食用紅棗時,最好熬湯,熬成湯汁之後容易消化吸收。
核桃:補腦禦寒人人合適嗎?
很多人喜歡吃核桃補腦。核桃含有大量補腦益智的營養成分,如卵磷脂對腦神經有良好的保健作用,非常適合生長期的孩子和經常用腦的成人食用。有些人吃核桃仁喜歡把表面的褐色薄皮剝掉,其實,這中間也有營養。文小平教授表示,核桃性溫,能補腎益精,滑腸潤燥,是很好的滋補品。由於其含有豐富的植物油,和動物油相比,對「三高人士」來說較為安全,可以適當食用。
核桃、榛子、杏仁和腰果是所有堅果中的佼佼者,被譽為「世界四大堅果」。杏仁有止咳、潤肺、止喘作用;腰果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磷、鋅、鐵等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防衰老、抗腫瘤和抗心血管病的作用,但過敏體質者、肥胖及糖尿病患者要謹慎食用;榛子有補脾胃、益氣力、明目的功效,並對消渴、夜尿多等肺腎不足之症頗有益處。
堅果因為富含植物油和蛋白質,所以往往不好消化,而且吃起來也容易覺得膩。所以,可以嘗試在吃法上多下點功夫。比如,可以把果仁碾碎,做糕點時放進去,或者加在冰淇淋裡,或者做成菜,就更加容易入口。
黑芝麻:男補腎,女養顏?
黑芝麻有「仙家食品」之稱,是民間流傳的滋補肝腎養生佳品。常食之可補肝腎、益精血、潤五髒、填腦髓、明耳目、益氣力、澤肌膚、烏須發、抗衰老。且不寒不熱,性味平和,尤宜養生食用。
黑芝麻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調節腸胃功能,而都市「冷肢女」往往氣虛、血虛、血液運行不暢,所以,都市女白領特別青睞黑芝麻。其實,除了黑芝麻外,包括黑米、黑棗、黑豆、黑木耳等在內黑色食物,都有類似功效,不妨多吃。有一種說法,女性吃黑芝麻往往為了補血潤膚,而男性熱愛黑芝麻則常常是為了補肝腎。文小平教授表示,黑芝麻的補血補腎功能不分男女。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油性較大的黑芝麻有滑腸的作用,如果體虛大便溏浠,就不適合吃黑芝麻,否則會加重拉稀症狀。冬季需要養生的人可以嘗試黑芝麻糊、芝麻核桃粥等。
豆漿:冬天喝寒不寒?
「冬天別喝豆漿,因為寒性,特別容易傷胃。」關於豆漿性寒性平的爭論一直都有,很多網站都偏向寒性說。也因此勸人們冬季不要喝豆漿。
記者采訪文小平教授後得知,天然有機黃豆制成的豆漿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寬中、潤燥清水之功效。
胃寒者的症狀一般表現為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症狀減輕。胃寒的主要病因是飲食習慣不良如飲食不節制、經常吃冷飲或冰涼的食物引起。再加上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更易導致胃病,和是否飲用豆漿關係不大。但文教授建議,冬季喝豆漿不妨來個「調和方」,可以把芝麻、核桃、黃豆、黑豆一起打碎煮開了喝,營養更好。
水果:煮著吃,維生素健全嗎?
冬季飲食熱性、空調環境等都容易導致上火,因此常吃蔬菜和水果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水果,不僅營養豐富,吃起來可口,而且還有美容等功效。但是,在寒冷的冬季,生吃冰涼的水果,對於腸胃不好的人來說並不適合,有的人吃了半個蘋果就跑洗手間了。於是,「水煮水果」應運而生,但是水果煮著吃,當中的維生素還能吃到多少,就要打個問號了。文小平教授表示,如果水溫達到100攝氏度左右,水果中的維生素大多被破壞。但是,考慮到有些人對冰冷的水果難以入口,可以適當把水果煮得溫熱後食用。比如把水果切片,放入冷開水,稍稍煮溫,或者短時間蒸一下,既能保留水果中的維生素,又能使口感較好。
不過,雖然維生素在高溫下容易遭到破壞,但是一些水果蒸熟或煮熟後服用,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比如蒸熟了的梨具有清熱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在蒸的過程中,還可以加入其他食物或藥物,以增強止咳化痰的功效。其中,最常用的要數川貝冰糖梨。
【每日一素】
山藥核桃仁
原料:
鐵棍山藥適量、核桃仁適量、菱角適量、蜜豆(南方叫豌豆莢)適量、
紅椒適量、鹽、糖一點點、植物油適量、生粉適量
做法:
- 1.水燒開,加少量鹽,化開。
- 2.加點油,水燒開後將鐵棍山藥、菱角、鮮核桃仁入鍋,先煮一下。
- 3.再放綠色的蜜豆。倒出來,過濾掉熱水。用涼水瞬間冰涼,透一下。
- 4.熱鍋涼油的情況下,去烹飪,加入一點清油。把紅椒放到鍋裡輕輕煎一下。鍋的溫度上來後,倒入之前煮好的食材。少加一點點涼水。一點點鹽,再加入一點點糖。
- 5.用生粉勾芡,讓菜更加亮。
- 6.出鍋前滴入少量有機基地特供的茶油。
小貼士:
蜜豆,即是南方的豌豆莢,菜場裡容易買得到的。最後出鍋用茶油提香,家裡沒有這樣的油也沒關係,可以省略,或用幾滴芝麻油代替。
內容來源 : 覺樹素食
網站連結 : http://goo.gl/PM0uI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