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彌陀山莊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1389|回復: 0

[佛教文摘] 崇教古寺:【讀誦佛經都有哪些好處?】

[複製鏈接]

3197

主題

1437 小時

在線時間

1萬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130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1-12-17 21:24:4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凡是佛弟子,大都讀過佛經,或是在道場中共修時,與大家一起出聲念誦,或是自己閒暇獨處時,沐手焚香靜心閱讀,對於讀經這件事,總不會感到陌生。尤其是疫情期間,寺院關閉,居家誦經也成為了,佛弟子面聆慈諭、親近三寶的最佳方式。

但如果有人問你:「為什麼要讀誦佛經」,或「讀誦佛經都有哪些好處」,你知道如何回答嗎?下面我們從功能方面將讀經的意義加以概括,約略可分為六種:

【一、讀經可以明心】:


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佛經疏》的序分義裡,就說過:「言讀誦大乘者,此明經教喻之如鏡,數讀數尋,開發智慧。若智慧眼開,即能厭苦,欣樂涅槃等也。」所以讀經的時候,觀照自己的言行,乃至心念,是否有違佛陀的教化?若有違失之處,應當趕緊改過,依經書所說,如法修行。這樣讀經的過程,就像是時時用明鏡來照心一樣,煩惱自會減少,智慧漸得開發。

【二、讀經可以解義】:


佛教的經典,與現代這個知識爆炸時代,所出版的書籍不同,往往文約義豐、意深致遠,即便是聽過講解,看過註疏,也未必能夠理解得十分深入。這時讀誦的意義,就可以體現出來了,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每多讀一次,就會對經典的玄文奧義,多一分認識。即便是完全不理解其中的含義,只要照著經文不斷去念,久而久之也能漸漸解悟,獲益無窮。

【三、讀經可以修定】:


讀經時要都攝六根,口裡專意念誦,耳朵仔細傾聽念出來的聲音,而不必去理會經文的意思,這本身也是一種修定的方法。例如近代印光大師,對於讀經的方法,就曾有這樣一段開示:「若欲隨分親得實益,必須至誠懇切,清淨三業。或先端坐少頃,凝定身心,然後拜佛朗誦,或止默閱。或拜佛後端坐少頃,然後開經。必須端身正坐,如對聖容,親聆圓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別。從首至尾,一直閱去,無論若文若義,一概不加理會。如是閱經,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證實相法。即根機鈍劣,亦可以消除業障,增長福慧。」

【四、讀經可以弘法】:


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因為聽到人家讀誦《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於言下豁然開悟。在誦經時,說不定真的有人,或其他道的眾生,聽了你的念經之聲,引發善根,甚至像六祖大師一樣開悟,這當然也是十分殊勝的利益。

【五、讀經可以護法】:


在大乘經典裡多方提及,佛滅度後,凡是有人受持讀誦佛經,就等於佛住於世,此人居處即得十方諸佛,及護法龍天的護持。因此護持佛法,僅是將佛經擺著是不夠的,應當進一步受持讀誦。

【六、讀經可以超度及祈福】:


不論大小乘的佛弟子,都相信臨命終時,親友為亡者,以做佛事來超度的功德,誦經便是佛事中,很重要的一種方式。關於誦經的作用,簡單地說就是運用佛力,將已逝之人的靈識召回,讓他來聽經聞法,進而得以解脫。所以《梵網經》提到,如果父母、兄弟、和尚、阿闍黎,亡滅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讀誦、解說大乘經律,能夠使得死者,及無形的眾生同霑法益,能生菩提心,以期將來共成佛道。

如若亡者已往生他界,或已轉生也無妨。因為在我們誦經時,自己便在修行,即有功德,並且常有許多肉眼不見的無形眾生,在旁聽聞,獲得法益。因為這些眾生得到法益,也使得亡者有了功德——畢竟,經是為他誦的。

誦經可以超度新死亡靈,同樣也可以追薦亡故已久的死者,只是力量小得多。因為死者可能早已轉世了,不能來聽經,但是替他誦經做佛事,幫他結其他眾生的善緣,仍是不無幫助。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如果想要獲得的利益更大,我們自己平常就應常常聽經聞法,常常讀誦佛經,自求多福,而不要等到死後,才由別人來代勞。

總之,誦經既能嘉惠生者,又可助益亡人,可說是冥陽兩利的事。一切眾生,不論天、人、鬼神,乃至有靈的畜牲,凡是未出離三界的,都需要讀誦經典,依照佛陀所傳授的教法,去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讀經的好處.jpg (148.22 KB, 下載次數: 39)

讀經的好處.jpg
   
唵 嘛呢叭咪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本論壇內容均來自各互聯網絡,文章與圖片的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的流通,見聞,隨喜者,功德悉迴向盡法界與圖文作者。
<  本論壇無商業廣告 僅作公益性分享, 若引用有涉及版權問題請使用頁尾'舉報'功能 回報版主下架, 感恩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