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以下我們看癸二的「頌喻說」。前面是法說,法說因緣,這以下用譬喻的方式來說明因緣。
《法華經》裡,這個喻說有兩段。先看「頌立喻」。
『譬如險惡道,迥絕多毒獸
又復無水草,人所怖畏處
無數千萬眾,欲過此險道
其路甚曠遠,經五百由旬
時有一導師,強識有智慧
明了心決定,在險濟眾難 』
佛陀在這個地方講出一個譬喻說,有一個五百由旬這麼長遠的險惡之道,這個險惡之道,有兩個重大的過失:第一個,「迥絕多毒獸」。這個迥絕指的是生死業力。就是說,你今天在輪迴當中,不管你怎麼樣繞、繞、繞,繞到最後還是回歸到輪迴當中。
就是說,你本來修布施,生天了,生天以後,修禪定到四禪定,到四空定,但是這個「迥絕」,就是它不斷地變化,你從禪定當中又墮落到三惡道,又回到人間。就是這個生死輪迴沒有固定的位置,來來去去,叫做迥絕。
不但是道路很多的迴轉,更嚴重的是充滿了毒獸,充滿了毒蛇、老鷹,這指的是煩惱。他不但是內有煩惱,外有業力,更嚴重的是怎麼樣呢?在整個當中是一片沙漠,既沒有水又沒有草。水指的是禪定,草指的是智慧。因為佛陀沒有出世,大家也就沒有一種修行的方法,去成就禪定,智慧,所以這個是眾人所恐怖、畏懼的處所。
「人所怖畏處」這句話是說,成佛之道最困難、最凶險的就是前半段,就是這個五百由旬這一段,也就是「生死輪迴」。因為,你只要一生沒有處理好,你到三惡道去,你的善根,除了真如三昧以外,其他的人天善根、二乘的善根,基本上從三惡道出來,叫做「面目全非」。
這個三惡道的可怕之處,是因為他長時間在愚癡當中,這個人的佛法的心識完全當機了,這個機器不轉了。這個善根不相續以後,你從三惡道出來,受盡了痛苦也就算了,而且你這個人一看就是愚癡相,你要花很多很多的時間才能夠恢復。和跟你當初一同修學佛法的人,同梯學《法華經》的,沒有墮三惡道的人相比,你要花好幾千劫的時間,才能夠恢復你的功夫。所以這個地方叫做什麼?「人所怖畏處。」這個三界生死,你稍為不注意那就不得了。
「無數千萬眾,欲過此險道。」這條路是既遙遠又危險,有五百由旬。那麼現在成佛之道唯一的希望是什麼呢?
欸,有一個導師,這是我們面對成佛之道唯一的希望。這個導師「強識有智慧」。這個地方講的是佛陀的實智,佛陀的一心三觀,佛陀的知見。另一方面,「明了心決定」。這是佛陀的權法,他能夠善知眾生的根機,所以他在此成佛之道當中來救拔引導我們。
這段經文講到兩件事:第一個,成佛之道,特別是前半段,道路險惡;第二個講到,唯一的希望就是依賴導師的智慧。當然這個地方的智慧,佛陀是要有實智跟權智。佛陀能夠善知通塞,知道什麼時候該用方便法門,來暫時地安頓你,什麼時候能夠鼓勵你往前衝,你可以繼續往前走。什麼時候該休息,什麼時候往前走,這個都是完全在佛陀的判斷當中。
【YouTube 影音版 :https://youtu.be/W6lS_RU9eI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