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彌陀山莊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2270|回復: 0

[勵志/為人處世] 【三個心靈堅守的故事】

[複製鏈接]

3197

主題

1437 小時

在線時間

1萬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130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3-5-19 12:52:3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家洪晃曾在一篇文章中,講述了她在巴黎卡地亞高級珠寶作坊,參觀時的經歷。那一次是參觀鑽石的切割與鑲嵌工藝。有位拋光師是負責把珠寶的底件,在鑲嵌之前進行拋光。他用一根細棉線,穿進要鑲嵌的珠寶的座眼兒裡來回抽動,以此對裡面進行清潔。讓洪晃不解的是,就連鑲嵌之後,根本看不見的地方,他也認認真真地進行擦拭。

洪晃問他:「這些部分在鑲嵌以後,誰也看不見,你不覺得浪費時間嗎?」拋光師抬頭看了洪晃一眼,說:「沒有人看見,並不說明它不存在,至少上帝在看呢。」

元代有個叫許衡的人,有一次從河陽地區經過,當時正值盛夏酷暑之際,他走得又熱又渴。路邊恰好有一棵梨樹,樹上結滿了梨。當時很多路人爭搶著摘梨吃,只有許衡沒有摘,靜靜地坐在其他樹下乘涼。同行之人問他,要不要也摘幾個梨吃,他搖了搖頭,說:「不是自己的東西,是不能隨便拿的啊。」眾人一聽就笑了,說:「這棵路旁的樹,哪有什麼主人啊!」許衡說:「即使我現在眼睛看不到它的主人,但我的心中,還沒有主人嗎?」

在清朝末年,山西有一個商家,女主人信佛,想在自家堂屋裡立一座佛像,便請了一位老石匠負責雕刻。她要求佛像座高兩米,後半身鑲嵌在牆壁內。老石匠很爽快地把活兒接了下來。他先帶著兩個徒弟去石材廠,選好了材料運回作坊,然後便開始同進行粗雕。他們先按《造像量度經》裡規定的尺寸,鑿出大致的輪廓後,接著開始仔細加工佛像的正面,眼睛、鼻子……連眉毛做得都一清二楚。正面加工完以後,老石匠吩咐徒弟開始雕刻背面。其中有個新來的小徒弟,見此情形十分不解,就對師父說:「師父,東家不是說了嗎,這尊佛像,後半身要鑲嵌在牆壁裡的,我們把正面雕好就行,背面誰也看不到呀……」。老石匠聽完以後,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做生意,要講究誠信,眼睛看不到,但心能看到啊!」小徒弟聽完,滿臉羞愧,對老師父又多了幾分敬重。

百年之後,在上世紀90年代,這位商家的老宅動遷,人們在拆除房屋的時候,原先隱藏在牆壁裡佛像的後半面也露了出來。在人們看到一絲不苟,精雕細刻的另一面佛像時,不禁對前人的用心,以及匠人精神肅然起敬。

上面三個故事中,拋光師的「至少上帝在看呢」,許衡的「心中有主人」,以 及老石匠的「心能看到」,三者反映的,都是一種共同的道德品質,這就是永遠在心靈上有所敬畏,永遠在心靈上保持一種堅守。這種堅守是一種「自覺」行為。它並不依靠在外力的約束下,被動地執行,也正因如此,這種自發性的心靈堅守,才永遠讓我們仰望與追隨。

【YouTube 影音版 :https://youtu.be/7EgEDSY1UlY  】

心靈守護的故事.jpg (81.95 KB, 下載次數: 47)

心靈守護的故事.jpg
   
唵 嘛呢叭咪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本論壇內容均來自各互聯網絡,文章與圖片的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的流通,見聞,隨喜者,功德悉迴向盡法界與圖文作者。
<  本論壇無商業廣告 僅作公益性分享, 若引用有涉及版權問題請使用頁尾'舉報'功能 回報版主下架, 感恩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