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彌陀山莊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3586|回復: 0

[佛教文摘] 要重視懺悔:一個非常微小的業,一天之內竟然會增長13倍

[複製鏈接]

3197

主題

1437 小時

在線時間

1萬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130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4-25 21:38:03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懺悔,對於一個修行人而言,是有非常大的作用。根據經典所說,凡夫一日所作,功少過多,甚至舉心動念之間,無非是罪,無非是業。這些罪業就像烏雲遮日一般,障蔽了我們的佛性,使我們在生死海中流轉,輪迴不已。
《三昧海經》中佛為父親淨飯王講述了一個公案:在久遠的過去,有四位比丘犯了重戒,心中感到很羞恥,心神恍惚,無依無怙,於道中行走,忽然聽到空中說:“你們雖然犯了戒不要認為就沒救了。空王如來雖般涅槃,佛像還在,應該到佛塔中,觀佛像眉間白毫。”  

比丘們聽到此話,如將死而遇神醫令服用靈丹,感激淚流。感慨地說:“佛像尚有如此威力,何況親見佛的尊容呢?”爾時全身倒地如大山摧崩。他們就是現在已在四方成等正覺的四位佛陀:即東方不動佛,南方寶相佛,西方無量壽佛,北方微妙聲王佛。所謂“彌天大罪,擋不住一個懺字”確實此言不虛。

六祖大師說:
「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複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悉皆永斷,更不複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

懺悔就是要我們反省、改過、遷善。在藏文中,懺悔也有「斬斷」之意,就是和過去的罪業一刀兩斷,不再執著於心中,不肯忘懷。就像密勒日巴大師年輕時曾造重大惡業,殺死35人,但他不曾因此懷憂喪志,反而轉懺悔之力為修持的動力,終致成就,所以懺悔完就要往前走,努力實修才有意義。


佛在經中說他的弟子中有兩種勇士:一者即善護身口意,嚴持諸律儀,戒珠潔淨無瑕。二者,雖偶然失去正念,致使犯戒造惡,但馬上追悔勇於發露懺悔,如法還淨。

有些人可能想:這麼著急幹什麼,慢慢懺悔不行嗎?實際上,修持佛法越快越好,如果沒有盡早懺悔,死主什麼到來,我們根本不知道,死神會突然降臨在你的頭上,令你不得不承受所有的業報。何況我們假如不抓緊當下懺悔,未加懺悔對治的罪業每天會以驚人速度增長!十八天之後會增長十三萬一千零七十二倍之多。無論做任何大小惡事,皆要立刻懺悔並作出行動,否則業障會愈來愈多。

梁武帝問志公禪師因果錄中有個故事:

“當初有個楊和尚,是個德行好僧,在山修行,功成果滿。一日思維,雲遊參方,方才發足起程,就被蛇王(護法神)扯住:‘汝要還匹絹去。‘楊和尚曰:‘我在山門,並無過犯。為何要我還絹?’蛇王對曰:‘正是汝無過犯,是你當初在我常住,拿紙一張,包果子寄奉母親去了。算至于今,該還絹一匹。’楊和尚曰:‘幾多胡作亂為、敗壞山門者,你都不去尋他。如何獨來扯我?’

蛇王曰:‘他眾人不學好,胡作亂為。等他陽命將盡,我不容他,銖錄對算,打他地獄,受罪滿足,罰出陽間,作種種畜生償還人之夙債。你今肯入地獄,我也不來扯你。’楊和尚曰:‘拿紙一張,如何要還絹一匹。’蛇王對曰:‘我昔日在靈山會上,受佛囑咐,教我管理山門常住之事。故我當時。對佛發大誓,願毫茅寸草,什物諸般,凡是我山門物器,吾等盡皆掌管守護。十方信施進門有數,出門注簿日長三分,夜長七分,一日一夜,對充利息。我發誓:磚瓦成灰,吾才不管。所以算至于今,你該還我山門一匹絹去。’

楊和尚,見說分明,膽碎心寒,連忙拜倒,萬望寬恩,容轉俗家,辦來還你。蛇王贊曰:‘善哉善哉。快須辦來,還我去,免作負恩欠債人。’和尚回舍,即取絲銀三兩,填還常住,拜辭伽藍。


所以,很多大德一直循循叮囑,我們每天在睡覺之前,持金剛薩埵長咒21遍或短咒(嗡班扎爾薩埵吽)幾十遍,根據《普賢上師言教》中所說,如果我們每天念誦二十一遍百字明,惡業不會增長;如果每天能夠念誦一百零八遍百字明,一天所造的惡業全部可以清淨,所以每天念誦百字明懺悔自己的業障非常重要。否則即使只是殺死一只最小的昆蟲,不是殺人,惡業仍然每天增長,十五天之後,就相當於造下殺人的重罪。

仁波切說,十八天之後會增長十三萬一千零七十二倍之多。也就是說,一個微小的業天天都倍增,十八天之後增長到那麼多,所以隨著日子過去,星期、日、年,會增廣到像山、或這個地球那麼大。死的時候,心流會變得沉重不堪,負荷著堆積如山、像地球那麼大的惡業,跟著自己投生到惡趣,延續的時間,長得無法置信。此外,念誦金剛薩埵長咒十萬遍,還可以淨除破無上密根本戒的重罪。 有一位噶當派格西曾說,不斷的淨障和累積功德,心向菩薩道,那麼原先以為要一百年才能達到的道次第証悟,只要七年就能達成了。

三聚經(三十五佛懺悔文)

如果有時間的話在每天早上和夜晚,還應各誦三次《三聚經》即我們通常念的《三十五佛懺悔文》,因文中有禮懺、隨喜、回向三支修法,所以又叫《三聚經》。》,依靠佛和菩提心,懺悔清除根本墮罪以外的其餘罪墮。如果沒有懺悔罪業的法門,那我們修行人肯定無法成就。初學者因種種業緣,對前面所講的律儀,難免要觸犯一些,因此我們每天都要修一些懺悔還淨法。修懺悔的時間、次數是白天、晚上各三次,不固定時間也可以,但最好於早晨、上午、下午、初、中、後夜六時中各作一次懺悔。

以前的大修行人在這方面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榜樣,他們不僅每天有固定修法懺悔時間;每於發現自己三門行為不如法時,也要立即修懺悔。我想我們最少也要保持早晚兩次修懺悔,如果實在不行,一天一次必須要修,如果這也做不到,那就算不上修行人了。因為你如果是凡夫,一天到晚造的罪業,數都數不過來。《地藏菩薩本願經》中說:“南贍部洲眾生,起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這麼多的罪業,如果不及時懺除,那怎麼會有保持清淨心的可能性呢?

當年的宗喀巴大師,一代文殊菩薩的化現,也是到了38歲以後,開始勵力懺悔業障,每天一邊念《三十五佛懺悔文》,一邊磕大頭,最後把整個手掌、膝蓋都磨爛了。有些人說:“我現在不用修什麼懺悔,只要觀心就可以了。”但從歷史上看,像宗喀巴大師、無垢光尊者、全知麥彭仁波切那樣的一代宗師,他們生平都精進懺悔,我們憑什麼不懺悔?


百字明咒(最好由上師口傳)

嗡班雜爾灑垛灑嘛雅 嘛努把拉雅班雜爾灑垛底裸把 底叉知卓麥把哇蘇多喀喲麥把哇 蘇波喀喲麥把哇阿努惹多麥把哇 灑哇司底馬麥札雅叉灑哇嘎嘛蘇雜麥 資擋洗爾養古汝哄
哈哈哈哈 伙 把嘎哇納灑哇打他嘎達 班雜爾嘛麥母雜班雜爾把哇嘛哈 灑嘛雅 灑多阿

一邊念一邊觀想所有的咒字流出大悲智慧甘露水,就像以火融化冰塊流出的水滴一樣,源源不斷地降下,形成一股有力的衝擊流,進入自己和一切眾生的頭頂,衝洗體內的一切疾病、魔障、罪業,這些業障從全身的毛孔排出,為膿、血、蜘蛛、蜈蚣、蛇、虱子、青蛙、蝌蚪、小魚、黑煙、各色的毒氣、粘稠的黑汁的形象,不斷地被甘露衝洗出來。被衝出的一切業障全都流到自己下方裂開的大地裡,以死主閻羅王為主的所有冤親債主全都張著嘴,張開手、爪接著這些膿血等物。最後,業障徹底衝洗清淨了,閻羅王及冤親債主們也全都滿足了,消除了過去與他們的一切宿留怨債。於是他們合攏了嘴和手、爪,裂開的大地又復原了。

自己的身體此時就像一個通透的水晶容器,裡面充滿了白色的甘露水,觀想獲得了寶瓶、秘密、智慧、句義四種灌頂,清淨了業障、煩惱障、所知障、習氣障四種障礙,於身心中生起了喜、勝喜、極勝喜、俱生喜四種喜之智慧,當下安立化身、報身、法身、法界體性身四身之果位。

在念心咒時注意不要象唱歌一樣,嘴巴在念,心就到世界各地流浪去了。根讓仁波切曾講過他侄女:他的侄女很信佛,就去寺院裡閉關修行。她是修觀音法的,就念:“嗡瑪呢悲咪哄”。可是她心裡就想起了家裡的一條珊瑚項鏈,就擔心珊瑚項鏈了。不自覺地就把“嗡瑪呢悲咪哄”念成了“嗡瑪呢比盧哄”,“比盧”在藏文裡就是“珊瑚”的意思,中文就是“嗡瑪呢珊瑚哄”了。然後我的師父說:“啊,你念錯了,要念:嗡瑪呢悲咪哄”。她非常慚愧,就回去拿很值錢的珊瑚項鏈供養寺院了。我們都是這樣的,嘴裡念佛持咒,心就去流浪了。我們念百字明沒有什麼效果,就是這個原因。所以大家一定要用強烈的信心觀想,念百字明,就能真正消除自己的業障。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亡時罪亦滅,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懺悔即「斬斷」,要真正和罪業一刀兩斷。懺悔以後,後面一定要防護,所以我們行四力懺悔,拜三十五佛懺的時候,禮完每一尊佛以後,下面就是追悔,在佛前懺悔以前所做這麼多的罪,而且誓願從此以後防護不要再犯,這樣才懺得幹淨。以前佛陀的弟弟孫陀羅難陀,因為大貪心而造惡,央具理摩羅因為嗔心而殺1999人,達舍曾殺父,綺莫迦曾弒母,就像密勒日巴大師年輕時曾造重大惡業,殺死35人,但他不曾因此懷憂喪志,反而轉懺悔之力為修持的動力,終致成就,所以懺悔完就要往前走,努力實修才有意義。

懺悔後,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懂得放下,緊抱著過去的罪業不放,還是會覺得很痛苦,修持都提不起勁,這是不行的。我們總是會做錯事情,若因此就覺得自己已經是一個被染污的人,甚至覺得自己十惡不赦,因而關閉解脫之門,這是沒必要的。古人說: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就讓過去的,全都過去吧!

所謂‘苦海茫茫,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唵 嘛呢叭咪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本論壇內容均來自各互聯網絡,文章與圖片的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的流通,見聞,隨喜者,功德悉迴向盡法界與圖文作者。
<  本論壇無商業廣告 僅作公益性分享, 若引用有涉及版權問題請使用頁尾'舉報'功能 回報版主下架, 感恩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