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彌陀山莊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3628|回復: 0

[佛教文摘] 蘇東坡、秦檜、龔自珍等的前世均為和尚

[複製鏈接]

3197

主題

1436 小時

在線時間

1萬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1304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12-23 23:58:0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念佛一句是不容易的,你不要以為那佛誰都會念,但是你若有業障障著你,你想念也念不出來。 前世的了悟並不能保證今生就一定會有什麼不凡的成就。  大家有沒有仔細想過,這輩子有機會接觸佛法,是不是更要把握時機和因緣,好好地修持 ?

蘇東坡前世是禪師

五祖寺戒 (看雪客注:湖北黃梅有個寺院叫五祖寺,當時的住持叫戒禪師,故名“五祖戒”或“五戒”,而絕對不是“禪宗五祖”——有一知半解者訛傳為是禪宗五祖轉世為蘇東坡,大錯特錯) 因犯色戒而坐化投胎,轉世成了蘇東坡,這個公案很多人都知道。

這五戒禪師一目失明,還有一師兄叫明悟。五戒因為一念之差,同女子紅蓮有了苟且之事,犯了姦淫之戒,結果事情被已經有神通的明悟和尚看破,五戒羞愧難當,便坐化投胎去了。明悟已經預見五戒下一世可能謗佛謗僧,這樣可能就永無出頭之日了,於是他也趕緊坐化,緊追五戒投胎而去。到了這一世,五戒投胎成了蘇東坡,而明悟就是蘇東坡的好朋友佛印和尚。蘇東坡剛開始時真的不信佛法,醉心功名,但佛印一直不離不棄地追隨左右,苦心勸化點悟於他。自身的親身遭遇,加上佛印的不斷勸化點悟,蘇東坡終於醒悟,不但深信因果輪迴之說,而且崇信佛法,潛心修煉。(詳見《蘇東坡前世是和尚,黃庭堅前世是女人》

印光大師云:東坡聰明蓋世而不拘小節,妓館淫房亦常出入。可知五祖戒悟處雖高(他當時已經得了宿命通,來人就知道這個人的前世因果) ,尚未證得初果,以初果得道共戒,任運不犯戒(任運,自然而然),東坡既曾出入淫房則知五祖戒尚未得初果之道力,說什麼了生死乎?(參見<印光大師文鈔>)


女子念《法華經》發願轉男身,轉世為黃庭堅

《春渚紀聞》卷一記載:黃庭堅的前世是一位女子。庭堅貶謫涪陵的時候,還曾經夢到過這位女子,向他親口敘述前身的經歷。她自稱經常誦念《法華經》,只願再生變為男子,而且要變成一位名揚天下的男子。顯然,她的願望實現了。好像是為了取信於黃庭堅,她還點出了黃庭堅的一個秘密,一個不為人知的隱私。真的是隱私啊。你知道嗎?這個大詩人、大書法家,居然有“腋氣”。“腋氣”是什麼?狐臭唄!有這樣的毛病,說來真有點難為情。照這女子說來,庭堅有此毛病,是有因果的,前世的因,種下今日的果。這女子說:“某所葬棺朽,為蟻穴居於兩腋之下,故有此苦。”原來是這一窩螞蟻害的。要想除去這毛病,也不難。只要找到這女子的墓,打開墓穴,“除去蟻聚”,那種難言之“隱”便可立刻消除。庭堅依言照辦,果然,“腋氣不藥而除”。

秦檜前世是雁蕩山地藏寺的香燈師

秦檜前生乃雁蕩山僧(是浙江省雁蕩山地藏寺的香燈師) ,以前生之修持,轉世為宋朝之宰相,受金人之賄賂,事事均為金人謀,殺金人所怕之岳飛。凡不與伊同謀者或貶謫,或誅戮,卒至死後永墮地獄,百姓恨無由消,遂以面做兩條(秦檜及夫人)共炸而食之,名曰:油炸檜,又鑄鐵像跪於岳墳前,凡拜岳墳者,皆持木板痛打,又向其頭其身尿以洩恨。……秦檜之結果令人膽寒而心痛。甚至連地藏菩薩要救他也不能。(摘錄於<印光大師文鈔>)(博主看雪客注:可見修行者發願是多麼重要)

秦檜在往昔很孝順父母的,因為他孝順父母,有一些功德,所以今生就得了富貴。可是得了富貴,他就忘本了,不知道再繼續以往的善根,而培植將來的善果。因為忘了,於是乎就造了很多罪業。

地藏王菩薩因秦檜前世是雁蕩山地藏寺的香燈師,所以就覺得這個人應該度一度他。地藏王菩薩的願力大,他就發心去度這秦檜。

他怎麼樣度秦檜呢?他預備在手心裏寫一個「佛」字給秦檜看,只要秦檜認識這個字,念一聲,說這是一個「佛」字,那麼他就把秦檜所造的罪業都赦免,不究以往了,因為他說了一個「佛」字。地藏菩薩有這種善巧方便的方法去度秦檜。
可是秦檜見著地藏王菩薩,也不生恭敬心。因他不生恭敬心,地藏王菩薩就用大威神力,用拂塵一掃,這麼一晃,秦檜自自然然就跪倒地下了,想要站起來也站不起來。地藏王菩薩就伸出一隻手,問他說:「你看看我手心裏這是個什麼字?」

秦檜一看就說了:「我中過狀元,現在做的是宰相,各國的文字我都認識,所有各國來的文字都要經過我的眼睛來看,何況這麼一個字呢?你以為這個字我不認識?我認識是認識,我就不給你念。」

你看看!地藏王菩薩用慈悲心,只叫他讀一個「佛」字,他也認識這個「佛」字,但是就不念出聲音來,還說:「我認識是認識,我就不給你念。」結果他業障不消,還要墮地獄去,這足證明念佛是不容易的。

吝施佛法的僧人

鴈門趙姓人士之子,天生的資質純樸善良,對於別人的毀譽皆能淡然處之。等到就學之後,愚癡魯鈍而沒有記性。年十二歲時,父母將其送往五台山華嚴寺禮拜淨覺和尚為師,不論是撿拾柴火汲取用水,都能不畏其辛勞,年紀到三十六歲時,讀誦習經都不能勝任,大眾因為他的愚笨,於是稱呼他為「牛雲」。有一日自己很恨自己的資質怎麼如此魯鈍,長久生於人世又有什麼作為。當時正當大雪的日子,法雲光著腳朝禮五台山,一心持念文殊師利菩薩之聖號,祈願懇求文殊大聖開發他的心眼智慧。

法雲如是而一路前行禮拜,寒冷也不知道穿衣,飲食不知其味,內不知有色身,外不知有他物,唯有祈求文殊大聖,凡是路上逢著人便問文殊菩薩的住處。如是走遍五臺山的五個峰頭,完全了無所見。每到寺裡乞食,求見文殊菩薩的心志便更增懇切。整日皆這樣如迷如醉,然後又來到東五台,見到一位老人正在烤火取暖。法雲即前往請問曰:「大德,請問文殊菩薩住在何處?」
老人云:「你問他要作什麼?」法雲曰:「我天生愚癡魯鈍,要請菩薩為我開明智慧。」老人云:「那個老弱衰頹的百拙漢,你還是不要見的好。」法雲以為他是發狂了,於是前往北五台。一到北五台,便見到先前那位老人擁著雪而坐,法雲心中認為非常稀奇,心中以為此老人就是真的文殊菩薩也,於是又前往叩頭請問。但是由於長久以來寒凍飢餓,並且因為四處奔馳而極度疲困,因此體力不支而倒地不起,口中吐出一堆血團。

法雲見到先前的那位老人語曰:「你於過去生曾經作法師,貪愛他人的利養,自私而吝於布施佛法,以如是因緣,墮入於牛類之中,愚癡而一無所知,以酬償這個宿世業債。但是由兮於受佛法之力的緣故,如今可以得到人身,又能出家而入於僧數。由於慳吝布施佛法而尚餘的業報,是故沒有辦法讀誦學習經典。」老人隨即以鐵如意鉤,砍其胸口而取出心臟,令法雲視之,宛然就如同牛的心,接著就在天井當中洗滌乾淨,最後再將其安置回身中。然後老人叱聲云:「起!起!」法雲於是忽然醒過來,感覺身體沒有任何的痛苦,只是整個身體全部流汗,更再尋覓老人,竟然已經不見了。只見有祥瑞的雲彩突然生起,有柔軟的微風吹拂衣裳,法雲仰頭看著天際,有圓滿之光明猶如明鏡,並且見到先前的老人,坐在蓮華之上,閃耀而消失不見。

法雲從此以後,過去世所誦持的經論,宛然清晰而能夠記憶,如同獲得自己遺失的舊物。從此之後終身精進修行,如同搶救頭上的火燃。有一天夜裡旋繞經行於阿育王塔,一直到夜半三更,忽然見到白色的光明如同流水,從北天臺一直連接到靈鷲峰,當中現出天人樓閣,珍寶顏色燦爛光明,天閣上題額曰「善住」。當時為開元二十二年春天,然後向大眾辭別而命終。(清涼山志)

王陽明的前世也是和尚

「五十年前王守仁,開門即是閉門人 」

王陽明在江西為官時到一個廟裡去,他看這個廟非常好,但是有個房間鎖著;他問和尚,你這個房間為什麼鎖?和尚說,過去有個老和尚閉關,涅槃了,死在裡頭,吩咐鎖著不准打開。王陽明一聽,有問題啊!他覺得這個廟有怪事要求打開!那和尚說,絕不能打開,我們兩三代的祖師都吩咐過,不能打開這間房。王陽明的個性,越聽越奇怪,非打開不可,馬上給我打開!他威嚴一發,一下命令,和尚沒有辦法,打開了。打開一看,一個骷髏打坐在那裡,前面桌子上有個條子,寫著“五十年前王守仁,開門即是閉門人”。哦,原來他就是我!前身在這裡涅槃,預知自己轉世再來時,會打開這門。(見南懷瑾先生著作《人生的起點和終點》)


龔自珍前世亦是每日誦《法華經》的和尚

定庵(龔自珍字)嘗自言前身本為天台一老僧。此僧生平一無所長,惟每日誦《法華經》而已。僧卒日,即定庵生日。然定庵卻聰慧絕倫,蓋定能生慧,亦誦經之功也。定庵曾至其生前圓寂之地,有詩數首,曾為王君書扇,集中皆未載者。王君但憶有句云:「到此休論他世事,今生未必勝前生。」蓋亦自慨其半世苦修,未能出生死流,仍沉淪於三界中也。(《清朝野史大觀》卷10)(附註:本文參考了作完了就走博客的多篇博文)


  內容來源 :   學佛網  
   網站連結 : https://goo.gl/kZXT1k





   
唵 嘛呢叭咪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本論壇內容均來自各互聯網絡,文章與圖片的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的流通,見聞,隨喜者,功德悉迴向盡法界與圖文作者。
<  本論壇無商業廣告 僅作公益性分享, 若引用有涉及版權問題請使用頁尾'舉報'功能 回報版主下架, 感恩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