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彌陀山莊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2740|回復: 0

[佛教文摘] 上海玉佛禪寺:這些法器乃是龍天耳目,可以看但別隨便動

[複製鏈接]

3197

主題

1436 小時

在線時間

1萬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1304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1-4-28 16:48:28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今天很多人來到寺院,看到鐘和鼓,或者桌上各種法器,都會心生好奇,想要敲敲聽聽。然而,法器既然被稱為法器,就說明它不同於一般樂器和日常用品,那麼,到底可以試試嗎?

【敲擊法器能召諸天護臨】

敲擊法器就是在召集十方諸天護法蒞臨法會,因此未經寺院和法師許可,不能擅自敲打法器。如果是法師或居士在練習法器的使用,是需要一定的儀式告知龍天護法:『弟子眾等練習梵唄,請諸護法龍天免參』。

法器也分很多種類,各自有不同的用途和內涵。例如莊嚴道場的莊嚴具,供養佛菩薩的供具,出家人的生活器具等。禪堂中使用的禪門法器,而配合梵唄讚誦時使用的,能發出聲音的法器,就是梵唄法器了。

【梵鐘】

梵鐘,是佛教的“犍椎”之一,也就是敲打用的報時器。「梵」有清淨之意。有一定規模的寺院,都會建有鐘樓懸掛梵鐘。不同的叩鐘聲,是通知僧眾齊集僧堂、齋堂,還是警鐘、肅眾、進行佛事活動,寺內僧眾都能分辨得清。

杜甫在《游龍門奉先寺》中寫道,“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每天全寺僧眾早晚課誦前,也要叩鐘。晨曉敲鐘,擊破長夜,是警醒世人自無明長夜中覺悟;而晚暮敲鐘,覺昏衢、疏冥昧,是喚醒世人的昏暗迷惑,又稱「幽冥鐘」。

【法鼓】

佛教中的鼓,也稱“法鼓”。大型鼓多半懸於鼓樓或大雄寶殿內,中小尺寸的鼓則設置在鼓架上,上面配以吊鐘,以備讚誦唱念敲擊之用。手鼓,則是拿在手中,於離位行進時執持敲用。

曾有一首經」典的對聯,「晨鐘暮鼓警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迷路人”。寺院的鐘聲和鼓聲,總是特別震懾人心,使人暫時放下俗世的煩憂。

【磬】

佛教寺院裡的磬是銅制缽盂形的,有圓磬、手磬之分。圓磬,又稱大磬,是念誦時所用,經常置於佛桌右側,一般置於木架上,或是在下方安置一個綢緞底墊。

“磬”是“犍槌”中的主腦,在寺僧集體行動時,由“維那”或“悅眾”用它指揮大眾進退起止,號令讚誦。禮佛或唱念時由領唱的維那師擊之,是每日課誦時用於擊鳴之法器,或在法師或居士禮佛時擊鳴三下。

【引磬】
除了上述的圓磬還有手磬,也叫引磬,有柄用手可舉,是禮佛、經行時的指揮樂器和佛事樂器。

引磬的音色清脆悠揚,具有振醒昏迷的作用。而引磬的敲用,多半是在問訊、轉身、禮拜及其他動作的場合,用以提示和指揮大家的動作,保持一致。

【木魚】

木魚是誦經時敲打的法器,也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法器。大眾誦經的聲音,隨著木魚聲的節拍整齊劃一,有控制聲調節奏,破除昏迷、振奮精神的作用。

其名取意於魚類,是因為魚目不闔睛,晝夜常醒,所以法師們在讚誦唱念時敲擊它,用來警惕大眾精進,切勿昏沉懈怠。

【鐺 鉿】

“鐺”、“鉿”是佛教讚誦或儀節中所使用的唄器。兩者配合板眼,莊飾節奏,以為“伎樂供養”。

這兩種法器都是使用銅片製成的,其中,鐺子形如有手柄的圓盤,用小木槌敲擊發聲。而鉿在古代也稱為鐃鈸,由兩枚圓銅片所造,兩片互擊而鳴奏。

【鈴鐸】

鈴鐸,也稱“手鈴”,有柄有舌,振之即鳴,常出現在瑜伽焰口等法事之中,多用於“引魂、禮懺”時,主壇者指揮讚誦,莊嚴韻調。

梵唄法器是龍天之耳目,大眾之共遵,深盼見聞者,悉發菩提心!歡迎大眾隨喜參加玉佛禪寺的法會,在法會中、在梵唄唱誦中,親身瞭解和體驗梵唄的攝受力。

  內容來源 :   上海玉佛禪寺微信  
   網站連結 : https://bit.ly/3aImssQ




法器乃龍天耳目.jpg (104.01 KB, 下載次數: 22)

法器乃龍天耳目.jpg
   
唵 嘛呢叭咪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本論壇內容均來自各互聯網絡,文章與圖片的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的流通,見聞,隨喜者,功德悉迴向盡法界與圖文作者。
<  本論壇無商業廣告 僅作公益性分享, 若引用有涉及版權問題請使用頁尾'舉報'功能 回報版主下架, 感恩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