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彌陀山莊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3170|回復: 0

[佛教文摘] 明倫月刊:擦檯布

[複製鏈接]

3197

主題

1437 小時

在線時間

1萬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130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9-5-28 11:45:45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慈舟法師說:“我常說出家人猶如擦檯布,給人家做佛事,求懺悔消罪過,好像是人家的檯子污穢了,我們要替人家擦洗乾淨,可要善擦,把人家檯子擦淨,我們用的擦檯布還不染污。不然的話,擦來擦去,別人的檯子雖然乾淨,我們的擦檯布也就穢污破亂不能用了。" 法師這段話是對出家人說的,而在家學佛之人,依然受用。

華嚴經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發心菩薩因憫念無邊眾生,迷惑顛倒,酬業受苦,無有盡時,乃發大悲心,思與拔救。然而何以有功德愈做,慢心愈長的情形?又何以有「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二年,佛在西天,學佛三年,佛化雲煙」。的譏誚語呢?想必是把擦檯布擦髒了,層層污垢,化成重重煩惱的緣故吧!

但是依世俗道理,擦抬布那有擦了別人的檯子,還不擦髒的?這就問到佛法的妙處來了。

原來我們的心體猶如明珠,它的質地本自光明,不染塵垢;染歸不染,附著卻是有的,那附著的東西,不外五欲六塵,其實五欲六塵也不能自己來沾著,它是乘著妄想執著,來相沾著的,所以只要各人善用其心,隨時不忘覺照:為他人做佛事,求懺悔時,至誠懇切,心地清淨,妄想不生,但求仗佛力、法力,使人得實益,則人家的恭敬供養,於我如浮雲,對我的光明本性,焉能有所染呢?

唐龐蘊居士曾言:「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擦檯布果能到這地步,那就不論擦到多麼污穢的檯子,或擦過多少次,依然潔淨無損了。

法師苦口婆心的提昇拉拔佛弟子,以一塊擦檯布設諭,正可以讓許多退轉邊緣的憂苦眾生,領略道要,回心用功。而我們淨土行者,道理知道,功夫未到,更要時時提起佛號,以期杜絕妄想,復我本性。

  內容來源 :   明倫月刊 /鞭鼓生  
   網站連結 : http://bit.ly/2YRKOrr



   
唵 嘛呢叭咪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本論壇內容均來自各互聯網絡,文章與圖片的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的流通,見聞,隨喜者,功德悉迴向盡法界與圖文作者。
<  本論壇無商業廣告 僅作公益性分享, 若引用有涉及版權問題請使用頁尾'舉報'功能 回報版主下架, 感恩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