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彌陀山莊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2909|回復: 0

[佛教文摘] 明倫月刊-鞭鼓生:秘笈

[複製鏈接]

3197

主題

1436 小時

在線時間

1萬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1304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9-7-2 16:34:3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誠」與「恭敬」是修行人耳熟能詳的字詞,亦是 印祖諄諄提醒有緣眾生的詞語。這麼稀鬆平常的三、兩字,您可知它卻是超凡入聖,了生脫死的極妙祕訣嗎?

許多武俠小說或電影,常描述男或女主角,他們必得歷經千辛萬苦到深山峻嶺中,去拜師求藝,而剛開始還得擔柴負舂,數年苦勞後,經師父認可,再授以獨門武功,加上自己勤勤苦練,這才脫胎換骨,迥異昔日。

【誠與敬二字心法】

這麼說,那「誠」與「恭敬」,正是 印祖尋遍了古德高僧,修證成功的秘笈,然後苦口婆心地傾囊相授。至於要如何大顯神威,就得看個人苦練的功力了。但或許這秘笈,我們得之太容易,沒有踏破鐵鞋,四處尋覓,因此視法寶如敝屣,無法讓「誠」與「恭敬」常駐心頭,時時提撕。

何謂「誠」?真實無偽謂之誠。這誠字要如何掌握? 印祖言:「以謙為誠意之訣。」用謙卑和順的態度,來充實「誠」的內涵。修出世大道,不似求世間成就,須在一連串的較勁中互別苗頭,修行是要將世俗的凡情氣概徹底放下,所以古人言:「人能謙下如深谿,則德常在,不復離於己。」

「恭敬」又是如何?在貌為恭,在心為敬。君子待人是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這進退之間,外恭內敬,合禮合儀的態度,就是「恭敬」。佛家以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來調伏濁惡之心。修行人果能凡事遵守法度以自處,再謙卑退讓以待人,這惡業自必斷了造作的因緣。

【學佛就是要改心】

雪公言:「學佛就是要改心。」如何將一團漆黑的黑暗心,改成光明心呢?那就要以「誠」和「恭敬」來滌蕩心靈。凡夫的心,如同一潭污水,誠與恭敬就是一股活水清流,活水注久了,污潭終有澄清之日,而這引水契入心田的工作,正是修行人超凡入聖,了生脫死的秘訣。好!就讓我們依秘笈勤加練習吧!

  內容來源 :   楊慕西臉書粉絲頁  
   網站連結 : http://bit.ly/30a8bNT


   
唵 嘛呢叭咪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本論壇內容均來自各互聯網絡,文章與圖片的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的流通,見聞,隨喜者,功德悉迴向盡法界與圖文作者。
<  本論壇無商業廣告 僅作公益性分享, 若引用有涉及版權問題請使用頁尾'舉報'功能 回報版主下架, 感恩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