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彌陀山莊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2950|回復: 0

[佛教文摘] 修行要有精進的精神

[複製鏈接]

3197

主題

1436 小時

在線時間

1萬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1304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9-11-10 13:26:18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佛教講精進,但要正精進,首先你精進的東西要對。精進的對象,以及如何精進。人的習氣,或者說品質。其實世俗事業能拚命的人,一般學佛後,他也會很拚命。世俗事業吊兒郎當的,你學佛後也成就不了什麼。因為要有認真,和精進的精神。有這個精神特別重要。事業上有成就的人都有一種偏執,就是精進產生的。

大家去看歷史傳記上,學佛的人,很多都是事業上有成就的人,國王,大臣,長者,這些社會地位很高的人,這批人適合學佛。為什麼?他們有精進的精神。

佛教有禪七,禪七是最為精進的,一天十二支香,上午四點到晚上十一點半。這也是一種精進。一般人都受不了這種精進,所以他成就比較快。社會的有成就的人,為什麼都跑來學佛?只有一點,是因為出家人的福報比他們大,起碼世俗的福報都比他們大。


【九朝天子命,七代狀元才】

唐朝清涼澄觀國師活到一百四十多歲,他二十多歲就講經。所以唐朝皇帝就稱讚他說,有九朝天子命,七代狀元才。清涼國師福報很大,做了唐朝七個皇帝的老師。手長過膝,而且能過目不忘。這些福報和功夫是怎麼來的。就是他精進修行來的。

清涼國師福報很大,但從來都是惜福,而且每天都念法華經等大乘經典來普施群靈。他有四十多顆牙齒。這也是福報修來的。但你想,大家都是人,為什麼他福報能那麼大,這就是他精進修行的功德。

所以精進是很重要的,有這個精進的精神,做什麼事業都容易成功。其實成功的人有成功的思維模式,就是他一定要做到。而且也要盡他最大的努力去做到,所以他就成功了。


【虛雲老和尚的拜山苦行】

修行中,民國時最厲害的,應該是虛雲老和尚。為什麼厲害?第一,幾乎所有的修行模式,他都經歷過了。三步一拜從普陀山拜到五台山,拜了三年。這個拜山的苦他經歷了。還有燃指供佛,在阿育王舍利塔那裡燃指供佛。這個苦行他也做了。禪僧的行腳,他走遍了中國,甚至翻過喜馬拉雅山,到印度等地。他也經歷過。至於禪門人的功夫,參禪打坐,建寺安僧,他也經歷過。到終南山閉關,入定十五天他也經歷過。去天台山學教,學了六年。他也學過。年紀活到最大,120歲,苦也受過最多。所以他最厲害。

你看,他一輩子修行,就做這麼多事情。一個人能拿一樣東西出來,就很了不起了。大家都把他看成高僧了,更何況他居然做了這麼多事情。所以要修行,先一定要去學習傳記。現在媒體發達,可以看《百年虛雲》的電視劇。或者看虛雲年譜,非常好。對於高僧,我們只能高山仰止。為什麼?我們不夠精進。

【學佛更要精進不懈】

其實世俗人的成就,都是精進出來的。福報大的人,就有他特殊的地方。出家也要福報,度眾生也要福報。每個人都活差不多,為什麼成就就差那麼多。就跟精進有關。以前祖師念金剛經,有的一天念三十部,從不間斷。一輩子完成十多萬部,這個福報也不可思議。他也能做到。所以我們要有精進的精神。

一個人能早起,一定有所成就,晚起來,或者起來後根本不知道要做什麼。這也是人生一苦。遇到佛法後,就要努力修行,尤其是趁著年輕時。年輕好修行,年老了再修,就很困難了。
   
唵 嘛呢叭咪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本論壇內容均來自各互聯網絡,文章與圖片的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的流通,見聞,隨喜者,功德悉迴向盡法界與圖文作者。
<  本論壇無商業廣告 僅作公益性分享, 若引用有涉及版權問題請使用頁尾'舉報'功能 回報版主下架, 感恩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