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彌陀山莊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搜索
查看: 2643|回復: 0

[佛教文摘] 文殊菩薩度眾的智慧

[複製鏈接]

3197

主題

1436 小時

在線時間

1萬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1304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16-8-23 01:11:0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清晨,佛陀率領著五百僧侶,由舍衛城緩緩地往摩竭國邁進,一路上莊嚴的隊伍,吸引了大批群眾前往頂禮供養。乞食畢,佛陀與五百比丘僧於摩竭國界邊緣的一片樹林下歇息用齋。結齋後,佛陀上座為弟子們說明此次至摩竭國的因緣:「諸位知識,所謂『凡事必有因』,這回我們來到此地,主要是要使摩竭國國人修布施供養之法,並將佛法的義理傳揚至鄰國──迦師那國。迦師那國因地處偏遠,缺乏教化,民風尚未開化,人民性情野蠻,不講道理,國內人人造惡,時常搏鬥爭執,剛烈凶暴更是遠近皆知。」

「然而佛法講的是慈悲,無論再怎樣難以教導的人民都要度化,而且佛性人人本具,人人都能因聽聞佛法得到開悟、解脫。正法說的是平等,因此將我的教法傳入迦師那國是件理所當為之的事。諸位知識,你們願意前去傳布正法,化導迦師那國的人民嗎?」佛陀說到這兒,眾弟子都充滿了信心,他們這樣想著:我們已是斷盡三界見思惑的大阿羅漢,只要拿出從前除滅貪瞋痴的智慧與勇氣,相信沒有什麼是行不通、做不到的,相信一定能令迦師那國人信受佛法!

〖目犍連尊者的挫敗〗

  此時神通第一的摩訶目犍連尊者站起身來,走向世尊座前,恭敬地長跪合掌:「偉大的佛陀,弟子願意前往迦師那國度化當地的人民。」佛陀聽了,慈悲地點頭表示讚許,於是目犍連尊者便向迦師那國走去。經過了一整天的奔波,終於到達目的地,然而當他踏入城門時不禁驚駭地停下了腳步:首先,他看到一個婦人拿著菜刀一面揮舞,一面追著一個懷裡抱著雞的男人;接著,他又見著兩個血氣方剛的少年交拳相打;然後,他又看見……摩訶目犍連尊者忽然有種身陷地獄的感覺,但尊者修行功深,很快地便將心安定下來,徐徐走向城內……

由於迦師那國是佛法尚未開化之地,因此國人普遍沒有見過僧眾,他們對於目犍連尊者的出現感到相當詫異,他們竟然停下了爭執打鬥,注意起目犍連尊者來了。「喂!你看那個人,怎麼剃著光頭又穿著這麼破舊的衣服呀!」「是呀!不知打哪來的漢子。」大伙兒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這時目犍連尊者在一棵無憂樹下坐了下來,一群迦師那國的人民也因好奇而湊近。目犍連尊者開口了,他說道:「你們這樣剛愎粗野的行徑是愚痴的,你們若不改惡行,將來的果報必定是在三惡道中受苦,快止惡行善,廣結善緣吧!佛陀曾說……」

怎知目犍連尊者話還沒說完,群眾已怒氣沖沖地叫罵起來:「你是存心來教訓我們的嗎?你還不夠格!快滾!」從來不曾團結過的迦師那國人,此時卻齊心地,將目犍連尊者攆出城外,又「砰」的一聲迅速地將城門閉緊!目犍連尊者站在城門外愣了一會,才回過神來——原來自己被迦師那國人趕出來。「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呀!我目犍連向來是為人所尊崇的,為何今日卻受到這麼大的屈辱呢?」目犍連尊者一面不解地思索著,一面往回程走。

〖舍利弗尊者的方法〗

當目犍連走近佛陀,以及五百弟子歇息的樹林時,遠遠地便看到有位師兄弟在那兒向他躬身合掌,原來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他問道:「目犍連,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迦師那國的人們可和善?」「唉!別說了,我被他們攆了出來呢!」舍利弗尊者聽了便向目犍連尊者說:「目犍連尊者,你應當以『智慧』化導他們呀!」說完,舍利弗尊者便來到佛陀的跟前,向佛陀稟告自己的想法:「世尊,弟子有信心能以自己的智慧感化迦師那國人。請應允弟子前往迦師那國,讓佛法能在此弘揚!」這時佛陀也如之前一般,微笑地點頭表示同意,沒有多說什麼。

舍利弗尊者滿懷著信心朝迦師那國出發了!在途中,他不停地思索著自己該用什麼教法教化迦師那國人,最後他得到了答案──戒法。舍利弗尊者以為迦師那國人就是因為沒有規矩所以才會胡作非為,一旦有了戒法的規範,他們定能自守本分,安居樂業。然而,事情卻沒有舍利弗尊者想得那般順利。舍利弗剛在畢缽羅樹下開演戒法:「戒,就是戒毒,戒掉我們的貪瞋痴……」一群原本站在後方聽講的迦師那國人立刻衝到他跟前大聲地怒罵:「別想束縛我們!」臨走前,這群人還朝舍利弗尊者的臉上吐了口水。爾後,乃至於頭陀第一的大迦葉尊者以及其他五百位大阿羅漢一一前往度化,並皆不為該國人民所接受。

〖阿難的憂心〗

佛陀的侍者阿難得知此事,很替迦師那國人擔心,於是他便向佛陀說:「世尊,迦師那國人民性情粗糙,不僅心口俱惡且不受善教,還對勸導他們改邪歸正的善知識惡言相向,侮辱一位阿羅漢罪已難當,何況是以輕慢心對待五百大羅漢,他們所造的惡業可說是天地不容呀!慈悲的世尊,我們應該怎樣幫助迦師那國人,將他們導向正道呢?」

佛陀慈悲安詳地望著阿難,開口說道:「阿難,你所發的悲愍心是很好的,但是不用擔心。雖然,迦師那國人看來似乎無藥可救,但我及諸大菩薩看待他們與看待五百比丘的態度是不二不異的,你們都同樣有著清淨無染的佛性!阿難,你不須煩憂,我已看到了這件事的始末因緣。」說完,佛陀立刻派遣諸大菩薩中智慧第一的文殊師利菩薩,前往迦師那國度化當地的人民。

〖菩薩的愛語攝〗

與五百羅漢的做法所不同的是,文殊師利菩薩沒有一入迦師那國便急著宣揚聖教,傳布正法,反而以讚歎法門為先,稱譽迦師那國的每一個人。文殊師利菩薩這樣說著:「賢者,您們的作為真令人感到歡欣喜悅。」接著,文殊菩薩來到王宮晉見國王,並在國王的面前讚歎每一個子民:「大王,住在東海漁村的若嘉工作勤奮,恭敬父母;在西城守門的連尼伽盡忠職守,不辭辛勞;國境北方的打鐵匠頗具膽慧,總能為人們平息爭執,消弭煩惱……大王呀!必定是您的德政彰顯,使得人民如此純樸善良!」

由於文殊菩薩的話語是那般得令人歡喜,因此不過幾天這些軟言慰語便傳遍了迦師那國的大街小巷,舉國人民皆歡騰不已,大伙兒不約而同地說道:「這位菩薩真是太了不起了,居然能那麼貼切地說出我的義舉,這麼精準地看出我的優點!」於是眾人便各個手持金寶香花、美食佳肴或錦緞綾羅,來到文殊師利菩薩的面前至誠供養。此刻,迦師那國人皆發了善心。

文殊師利菩薩觀見時機已成熟,於是便告訴前來供養的居士大德們:「你們供養我,不如供養我的師父——釋迦牟尼佛。佛陀是人天導師、四生慈父,具足福德、禪定、智慧,若能誠心供養,其福報必倍於此。」迦師那國人的善根此時成熟,聽了文殊師利菩薩的勸導生大歡喜,他們說道:「菩薩,人間竟有如此不可思議的福田,真是太殊勝了,煩請菩薩帶領我們前去供養吧!」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領著浩浩蕩蕩的隊伍前往佛所,向佛陀恭敬頂禮供養。世尊便為他們闡演經法,迦師那國人應時得不退轉。此刻三千大千世界國土作大震動,一切世間山神、林神、藥草神皆開口讚言:「文殊師利菩薩真不愧是已登地的大菩薩,竟能善用權巧方便廣度眾生,真是令人激賞呀!」

 諸大阿羅漢看到這樣的情景,慚愧不能自已:「世尊,菩薩的威德神力,已如此廣大難測,更何況是佛陀您呢?自今以後我們誓以最虔敬之心,向十方諸佛菩薩用心學習!」

〖小結〗

佛法中強調「人人皆有佛性」,只要一念覺悟,煩惱即菩提。且經云:「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凡修自利利他菩薩行的行者,必須本著慈悲喜捨之心行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其中,「愛語攝」即是先認同對方,給予適時地讚美與鼓勵,當建立良好的關係後對方才容易接受勸導認同佛法的道理,進而信受奉行,如此才能成就普度眾生的目的。

愛語攝.jpg (571.62 KB, 下載次數: 7)

愛語攝.jpg
   
唵 嘛呢叭咪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本論壇內容均來自各互聯網絡,文章與圖片的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的流通,見聞,隨喜者,功德悉迴向盡法界與圖文作者。
<  本論壇無商業廣告 僅作公益性分享, 若引用有涉及版權問題請使用頁尾'舉報'功能 回報版主下架, 感恩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