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疑鄰盜斧】
在我國古書上,有這麼一段記載:從前有某甲這個人,以砍柴維生。一天上山砍柴,不小心把斧頭丟了,到處都找不到,其鄰居有一小孩,一看到某甲,就有些膽怯,畏畏縮縮,於是某甲就懷疑是這個小孩偷的。某甲既存有這樣的心理,所以一看這個小孩一舉一動都是小偷模樣,就是不看小孩時,某甲也一肚子是這小孩鬼鬼祟祟的影子!後來有一天,某甲又到山上去,竟然在山上找到了斧頭,一時心中迷惑解開,回來再看到那位怯怯生生的小孩,事情卻也奇怪,這小孩已不再是小偷的模樣了!
這不是某甲心理在作怪嗎?外境不是隨著心理在轉變嗎?從這個故事顯示出: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像這種錯誤的認識,實在不勝枚舉。由於我們無始以來妄情執著的作祟,貪瞋痴等煩惱的驅使,經常使得我們是非不辨、善惡不分、邪正錯亂、黑白顛倒!致使我們糊裏糊塗的造了許多罪業,掉進痛苦的深淵,永遠不能自拔!
因此,我們平素以心對境,在起心動念之際,應回光返照,詳予審察:我這一念心是正確的思慮呢?還是錯謬的認知呢?若是正確的心理,則可以讓它繼續發展,反之,錯謬的認知,則應立刻給予遏止。佛法要旨所謂「自淨其意」,即是從增益善良、正確的心理,撲滅罪惡、錯謬的心理做起。
唯識學對於我們心理活動的說明,十分詳盡。唯識學以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認識外境時,心理活動的相狀有三種差別,即所謂「三量」:現量、比量、非量。量,就是量度、計慮的意思。譬如:以尺量布,就可以計算出布的長短,此即稱之為「量」。同理,我們以心量境,即可分辨境的黑、白、斜、正等等,此亦稱之為 「量」。茲簡介三量如下:
【(甲)現量】
現量之所以得名為現量,乃因具備三個必要條件:
- 第一是「現在」:簡別不是過去與未來。
- 第二是「現有」:簡別不是沒有。譬如:某人雖是現代人物,但此刻他恰不在這裡,即不能成為現量。
- 第三是「現顯」:簡別不是隱覆,譬如:某物雖屬現在、現有, 但是它卻被它物所隱覆了,即不能成為現量。
具備了現在、現有、現顯三個條件,而且還要不用意識加以思索,能夠立即直覺,親證到的境界,才可以說為現量。(現量當下即得,故近世哲學家用為「直覺」之義)。
相宗綱要說:「對所緣境,無分別心,逼附境體,顯現量知,此則現量是也。」這裡所謂的「無分別心」,須加以解釋,唯識學說有三種分別,即自性分別、隨念分別和計度分別。先說:「自性分別」,這就是不假比較、推測等方法,直觀客觀的事物覺知。(此自性分,又可名為任運分別。)再說「隨念分別」,這是對於過去的事物、追憶、懷念的心理作用。(其所以名為「隨念」者,以其隨逐明記不忘的「念」心所故云)。最後說「計度分別」這是涉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不現見諸法,思構分別的作用。所言「現量」,就是不分別。但所謂「不分別」,只是沒有隨念、計度二種分別,並非沒有自性分別,此點不可不知。
問:在能緣心中,屬於現量的有那些?
答:因明入正理論疏,舉有四類,即前五識,五俱意識,諸識之自證分,定心。
唯識宗亦舉出四類,即前五識之見分,第八識之見分,五俱意識,諸識之自證分及其證自證分。
【(乙)比量】
比量就是由於推理、比較、對照等認識出來的心理作用。(「比量」近世哲學家借用為「推理」之義,即由「前提」推出「結論」的思維作用,在佛家叫做「因明」)。
相宗綱要說:「謂藉己知之境,比附量度未知之境,而能正知,是名比量。」譬如:見遠處有一團黑煙冉冉上升,將這煙(已知之境)推度一下,就可比知那遠遠的地方決定有火。
再如:隔牆見到有一隻角,將這角(已知之境)測度一下,就可比知牆的那邊決定有牛。再如:發現習氣相續現行,推度一下這現行之所由來,就可比知眾生決定有個「持種識」在。諸如此類雖然所量度的對象,沒呈現在面前,但所比知的沒有錯謬,稱之為比量。
問:在能緣心中,屬於比量的有那些?
答:相宗八要直解云「惟稟正教人,第六識與正解等諸心所相應者有之。」
【(丙)非量】
與前面所說的現量、比量沒有什麼多大不同,只是相似的現量,相似的比量而已。因明入正理論疏云:「似現似比,總名非量。」所言「似」,就是相似,即是對所量的對象,都是錯誤不正確的,與真實的事理不相符合。
似現量之例:如在暗淡無光的黑夜中,遠遠見到一條麻繩,不知是繩而誤認為蛇;又如忽然見到一隻麋鹿,不知道是鹿而誤認為馬,當知這就是非量,但這是屬於現量觀察上的非量,境雖現見,量則全非,稱為似現量(又如本文前面之例:樵夫見小孩,以為是小偷,亦屬似現量)。因明入正理論云:「有分別智,於義異轉,名似現量」。
似比量之例:對於遠方白茫茫的一堆雲霧,你以為是煙,因此推度說那個地方有火(其實是有水,不是有火),叫似比量。又如:見到一個活活潑潑的生命,運轉自在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於是有人推想其中,必有一個主宰,殊不知這一推想是完全錯誤的,根本失去了推理的依據,因為活活潑潑的生命體中,確實沒有實在的自我可得的,如是不如正理的推論,即是非量。但這是屬於比量推度上的非量,所以又叫似比量。因明入正理論云:「若似因智為先(如於霧等妄謂為煙),所起諸似義智(邪證有火),名似比量。」
問:在能緣心中,屬於非量的有那些?
答:第六意識之一分(第六意識通現、比、非三量,今指通非量之一分)及第七末那識。
【結論】
(1)三量之中,現量與比量都是正當的量知,非量則是誤謬的量知。因此,我們在日用平常,當依止現比二量,遠離非量。這只有在平素多看佛經論,如華嚴、因明諸書,多聽聞正法,多親近善知識才能辦到。此外,在態度上,尤應注重謙虛、客觀、不妄作聰明、不自以為是。
(2)如上所述第六識與第七識,既通於非量,故平素修持,當從六、七二識下手。所謂「六七因中轉」,第六識與第七識的轉依,在菩薩因地中就可以做到。可是在修行過程第七識本身力量太過薄弱,他並沒有聞思加行的功用(因第七識只有非量),所以單憑他自己的力量,並不能得到轉依。
但六七二識的關係極為密切,第六不僅是第七所發之識,且亦以第七識為所依根,所以菩薩在因地中修行時,唯有運用強而有力的第六識的修功,來推動第七識向上、向善、向光明!
那麼第六識如何去修習呢?一種是修觀,再一種是念佛。「修觀」是說:觀自然界一切現象,無一為真,皆屬依他起性,都是假有,終歸於無。「念佛」是說:以阿彌陀佛為所緣緣,口常念佛號為增上緣,心常想佛號為等無間緣,以阿賴耶識中的清淨無漏種子為親因緣,藉此殊勝方法,即可以伏住見思惑,再具深信切願,當生即可橫超三界,往生西方淨土。
總之:我們的第六識的確負有返入聖流的能力,茍能藉著第六識去如法修行,漸漸即可遠離非量,依止現比二量,乃至轉識成智,速得解脫。
內容來源 : 明倫月刊/作者:淨常 網站連結 : https://goo.gl/kpySy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