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輔助訪問
請
登錄
後使用快捷導航
沒有帳號?
立即註冊
用戶名
Email
自動登錄
找回密碼
密碼
登錄
立即註冊
快捷導航
新彌陀山莊
新版彌陀山莊
彌陀山莊
原先的彌陀山莊
修行法門與開示
生命中的故事
臨終關懷
因果感應
施食
素食天地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戶
講經說法與開示
47
【夫婦義救孤兒-鬼魂報恩】
28
道證法師:【念佛靠自力容易發生偏差】
37
淨界法師:【無知邪見所造的業最重!】
1521
淨界法師:【臨終前記住:不處理是最好的處
1304
淨界法師:【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
勵志與養生
1258
【我先生癌末的往生紀實】/作者:蔡碧秀
1041
明倫月刊 :【走過生死邊緣】/ 作者:戒弘
1138
印光大師:【臨終舟楫】(白話譯文)
1556
【惜物即惜福】/作者:枅葉俊明
1086
【洗洗手再回家】 /作者:紀雲梅
新彌陀山莊
»
新彌陀山莊
›
經典/修行/開示
›
佛學文摘/知識/電子書
›
何為三衣
返回列表
查看:
2177
|
回復:
0
[佛門知識]
何為三衣
[複製鏈接]
admin
admin
當前離線
積分
13049
3197
主題
1436 小時
在線時間
1萬
積分
管理員
積分
13049
發消息
電梯直達
樓主
發表於 2016-2-11 08:20:46
|
只看該作者
|
只看大圖
|
倒序瀏覽
|
閱讀模式
本論壇內容大部分來自各互聯網絡。文章與圖片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的流通,見聞,隨喜者,功德悉迴向法界及圖文作者。
1423232295376-club.jpg
(38.72 KB, 下載次數: 39)
下載附件
2016-2-11 08:22 上傳
經云:三衣為「菩提上首」,為佛弟子頂戴奉持,乃至於恭敬供養,福報無邊,道種綿延。
袈裟
、又稱
解脫服、福田衣
。發心出家求解脫的行者,身被袈裟,安然無畏,不為外道邪魔所擾,三業持修,進趣菩提、證解脫道,非白衣居士所能披,故稱解脫服。
福田衣
,是袈裟的德名,借田說法,譬喻持戒比丘,精進不懈,為人世福田,能令眾生廣植福,如世間的稻田能長稻禾,資養色身。故比丘所著割截衣,形如田相,稱之為福田衣。
而三衣為出家之服,應法而作,又稱法服
。沙門之衣,是賢聖標誌,佛令諸僧尼,如法護持,非白衣所能披。此僧伽黎、鬱多羅僧、安陀會三衣,又稱三事納,即五條、七條、九條三種納。
五衣
,印度叫安陀會,中國譯為作務衣,共有五條,每條一長一短,共有十隔。
七衣
,印度叫鬱多羅僧,譯為入眾衣,共有七條,每條二長一短,割截製成。
大衣
,印度叫僧伽黎,下品九條、十一條、十三條、二長一短,中品十五條、十七條、十九條、三長一短。上品二十一條、二十三條、二十五條,四長一短。長多短少,表示聖法逐漸增加,凡俗雜染,逐漸減少。因於三衣中,在五、七衣之上,故稱大衣。
袈裟五勝德
《悲華經》云:「釋迦如來昔為大悲菩薩時,曾於寶藏佛前,誓願於己成佛時,袈裟能成就五種功德:
一者,佛弟子雖犯種種邪見,然若能敬心尊重袈裟,必可達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之果位,得不退轉。
二者,天、龍、神、鬼、人及非人,若能恭敬袈裟,則可於三乘解脫道上,得不退轉。
三者,若有鬼神、諸人,為饑渴、貧窮等所迫,得袈裟小塊乃至四分,即可飲食充足。
四者,若眾生共相衝突,起怨賊之想,如念及袈裟之神力,便生慈悲之心。
五者,若持有袈裟小塊,恭敬尊重,則一旦在兵陣,常得勝於他人。」
袈裟功德殊勝,凡有袈裟所在,一切天龍善神,悉予守護,使此安寧。佛曾告阿難:「過去諸佛著如是衣,得成佛道;未來諸佛亦當著如是衣,得成佛道。如我 今日以刀割截成沙門衣,不為怨賊所劫,此是解脫服,福田之衣。若有眾生生起一念惡心,向三世諸佛、辟支、羅漢及著染衣人,獲罪無量。所以者何?壞色之衣, 是聖賢標示,若能發心,敬染衣人,獲福無量。我由信心敬戴之至,得成佛道。」
供養法衣的功德
佛在世的時候,波羅奈國梵摩達王,有一個女兒,一生下來,身上就有一件袈裟。她的容貌長得非常莊嚴端正,世間少有,再加上天生一副好脾氣,所以取名為伽尸孫陀利。
隨著年齡的增長,孫陀利身上的衣,也跟著變大。有一天,她和隨從到鹿野宛遊戲,看見佛陀的相好光明,心裡非常的喜悅,於是走上前去,頂禮佛足。世尊為 她說法,而心開意解,得須陀洹果。孫陀利接著請求佛陀成就她出家,佛就對她說:「善來比丘尼!頭髮自落,法服著身。」從此,孫陀利精進修習,不久就證得阿 羅漢果,為諸天世人敬仰。
有些比丘知道了這件事,因而請示世尊,為什麼孫陀利有這樣因緣?佛陀就對大眾說:「過去加那加牟佛,常常帶領比丘們外出行化眾生,當時有一個國王的女兒,看到佛陀,心生喜悅,因此供佛齋僧,四事供養以後,又供養妙衣,因為這樣的功德,天上人間,生於尊榮豪貴之家,常有袈裟隨身而生。而這位王女,就是孫陀利比丘尼。」
收藏
0
唵 嘛呢叭咪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返回列表
本論壇內容均來自各互聯網絡,文章與圖片的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的流通,見聞,隨喜者,功德悉迴向盡法界與圖文作者。
< 本論壇無商業廣告 僅作公益性分享, 若引用有涉及版權問題請使用頁尾'舉報'功能 回報版主下架, 感恩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