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輔助訪問
請
登錄
後使用快捷導航
沒有帳號?
立即註冊
用戶名
Email
自動登錄
找回密碼
密碼
登錄
立即註冊
快捷導航
新彌陀山莊
新版彌陀山莊
彌陀山莊
原先的彌陀山莊
修行法門與開示
生命中的故事
臨終關懷
因果感應
施食
素食天地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戶
講經說法與開示
47
【夫婦義救孤兒-鬼魂報恩】
28
道證法師:【念佛靠自力容易發生偏差】
37
淨界法師:【無知邪見所造的業最重!】
2938
淨界法師:【臨終前記住:不處理是最好的處
2450
淨界法師:【悟後不願往生,敢保老兄未悟!
勵志與養生
2116
【我先生癌末的往生紀實】/作者:蔡碧秀
1811
明倫月刊 :【走過生死邊緣】/ 作者:戒弘
1842
印光大師:【臨終舟楫】(白話譯文)
2331
【惜物即惜福】/作者:枅葉俊明
1821
【洗洗手再回家】 /作者:紀雲梅
新彌陀山莊
»
新彌陀山莊
›
經典/修行/開示
›
佛學文摘/知識/電子書
›
修行人別被因果蒙蔽了慈悲
返回列表
查看:
4650
|
回復:
0
[佛教文摘]
修行人別被因果蒙蔽了慈悲
[複製鏈接]
admin
admin
當前離線
積分
13057
3197
主題
1437 小時
在線時間
1萬
積分
管理員
積分
13057
發消息
電梯直達
樓主
發表於 2016-5-29 10:23:04
|
只看該作者
|
只看大圖
|
倒序瀏覽
|
閱讀模式
本論壇內容大部分來自各互聯網絡。文章與圖片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的流通,見聞,隨喜者,功德悉迴向法界及圖文作者。
因果與慈悲.jpg
(66.35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2016-5-29 10:55 上傳
修行人應該是有感情的,我想,我們應該是容易被感動,被感化的。
很多人學佛後,懂了因果報應,結果別人遇到了危難,遭到了報應,就用因果來衡量別人。好像他遇到災難是罪有應得一樣,我想,這個是沒有慈悲心的表現。
佛弟子千萬不能因為因果,而失去了自己的悲心。如果沒有悲心,哪怕你懂了多少佛理,那又有什麼用呢。很多人看到別人有災難,就會說地方業障太重,才會有災難。我想,
作為佛弟子,不應該講這個話。哪怕你知道了對方有業障,那誰沒有業障?我們心中應該起慈悲心,而不是起審判心。
佛的心就是悲心。修行人的心,應該是柔軟的,佛菩薩一定是很有悲心,很有感情。所以千萬不要越學佛,越沒有感情,越只會用因果衡量自己的親人,那就是走偏了。
人所以為人,是有感情的,草木甚至都有感情,何況人呢。以前有個老婆子,供養一個修道人茅棚,供他三年。三年後,老婆子叫女兒去給他送飯,吩咐女兒去抱他,看他有什麼反應。女兒就照做了,修道人就說了一句:“三冬無暖氣,枯木依寒石。”表示自己心如死灰一樣,沒有暖氣了。老婆子是個開悟的人,一聽就說,三年供養了一個俗漢,就把他茅棚給燒掉了。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回答?如果回答,自己有男女愛戀之情,那也是不行,表示你六根不清淨。修了這麼久,還放不下世間的欲望。但你心如死灰,難道就是聖人了嗎?不是的,修行人的心是活潑的,是柔軟的。所以心如死灰,就是錯誤的。
很多人修,都覺得人生太苦了,就想要把自己修成心如死灰。如枯木,如三冬。這個就是錯誤了。很多人說,我要放下,我要妄想不生,妄念不起。這個修是錯誤的。石頭木頭,都是沒有妄念的,人不是修成木頭和石頭。
人的心是活潑的,他對社會就會充滿著愛,也相信世界是美好的,好人是多的,沒有真正意義的壞人。記得,佛菩薩是有感情的,如果是石頭木頭,你願意去拜他嗎?如果你對佛菩薩沒有感情所在,我想你修行肯定修不上去,甚至學了半天,就退心了。星雲大師說到自己和觀音菩薩的因緣,說自己心裡有委屈,就會去跟觀音菩薩說一說,就會好很多。
真的修行人,是有感情,而不是沒有感情。只是菩薩的感情中大愛比較多,而凡夫是私心比較多而已。
很多人學佛後,就說,人情如紙,妻子女兒都是冤親債主,人們就是苦。心中總是抱著悲觀的想法。這個心態就是不健康的。
修行人要把天堂放進心中。我們要相信社會上,還是好人多,善人多。也要相信,哪怕是惡人,也有善良的部分。這時,你的心中就有天堂。人生是快樂而且自在的。
如果你認為人生很痛苦,總想著去逃避,說明了一點,心態不健全。一個人常覺得自己是很苦的,那就會越來越苦。因為他磁場就不健康。能做人,是很快樂,很幸運,很感恩的事情。也有的人,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你為什麼總會那麼覺得不如意呢?是因為心態有問題,不夠知足。
很多人越學佛,會越理智,總喜歡用因果去衡量別人。這樣子不好,我們應該心中有慈悲,哪怕知道是因果,但仍然以慈悲為多。而不是抱著看因果報應的心態,幸災樂禍的心態。做人,你懂不懂佛理,念不念佛都沒有關係,但內心要有慈悲,這個是諸佛所歡喜的。
我認識很多人,對教理也不懂,但內心卻很慈悲,我都特別歡喜。
修行進步不是說,你懂得知識越多就代表有成就。白紙黑字解脫不了生死。而慈悲,才是人類最需要的。
在藥師法門看,沒有慈悲的人,心輪能量不足,表現就是對外界很防備,不敢去面對。那要修的經典,就是普門品,觀世音菩薩聖號,每一尊菩薩都代表法界的一種能量。觀音菩薩就是慈悲的能量。
我們都建議,一定每天都要念普門品,這對增進人緣,化解惡緣,有不可思議的好處。
收藏
0
唵 嘛呢叭咪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返回列表
本論壇內容均來自各互聯網絡,文章與圖片的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的流通,見聞,隨喜者,功德悉迴向盡法界與圖文作者。
< 本論壇無商業廣告 僅作公益性分享, 若引用有涉及版權問題請使用頁尾'舉報'功能 回報版主下架, 感恩您! >